万物的起源1
- 讲道文集-林大卫牧师
- 2024-06-24 09:05
万物的起源(上)
关于万物的起源, 有两种说法, 一是神创论, 认定万物是上帝造的, 而上帝是自有永有, 无始无终, 深奥莫测的, 是无限生命与思维存在的统一。
另一说法是进化论, 认定万物是自然产生的, 自然界一切神奇莫测的因素, 寓于物质本身, 而是自有永有, 无始无终的。生命与思维都归结为物的运动形式。这种论说, 实质上与泛神论相近, 认为万物皆神, 也叫内因论, 在物质内部寻找其存在与运动的原因。神创论是外因论, 认为物的存在和运动有赖于上帝, 并受他支配。
1. 请你介绍一下这两种论说的历史背景,好吗?
答: 好。中古世纪, 由于天主教传统势力的影响, 神创论在欧洲占优势;后来宗教改革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影响, 导致法国大革命。在此前后, 大批学者摆脱教会的影响, 反对教权, 宣传无神论, 但对万物起源的问题, 尚未提出一个系统的学说与神创论抗衡。 1859 年,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C.R.Darwin 1809-1882)名著《物种起源》出版, 创立了进化论, 很快被大多数学术界人士所接受, 因他对生物的起源提出了比较合乎逻辑而又能排除上帝, 代替神创论。达尔文认为, 地上生物起源于一个细胞, 后经亿万年, 逐步进化成高级动物, 其一分支成为人种。
2. 听说有些宗教界学者企图创立折中的说法, 是吗?
答: 是的。进化论的创立, 引起了宗教界的反对, 双方多年争论不休;由此产生了折中的说法, 要调和双方的矛盾, 认为万物是上帝造的, 但他造物的方法, 是通过生物的进化过程。问题的实质是: 如果万物是上帝造的, 时间长短无所谓。如果没有上帝, 时间再长, 不存在之物, 不可能无中生有。
神创论者大体分为两个学派: 一个叫作“自然神论”者, 只相信一个用哲理推论出来的造物主, 而不相信《圣经》所论述的上帝。另一学派可称作“圣经神创论者”, 因他们相信《圣经·创世纪》是可信的历史。它的第一章告诉我们, 本星球的“天地万物”是上帝在“渊面黑暗”的地面上, 六日之内造齐的, 每日“有晚上, 有早晨,”是普通的日子, 故不能容纳以上的折中讲法。我们相信的“神创论”, 就是圣经神创论。
3. 这矛盾很难调和。凡要寻找真理的人, 该怎样检验和考证双方提出的论据呢?
答: 要彻底解决问题,神创论者最好求上帝当众表演创造的奇迹。进化论者最好让众人目睹猿猴变人的奇迹。必须承认,对双方来说,这都不可行。可行的检验法是提出具体事实,用辩证法说明各自论点的依据,指出对方论说的缺陷,作客观分析,摆事实,讲道理。很多人,包括造诣良深的学者,对此抱有成见: 信上帝者因根深蒂固的宗教感情,不能客观衡量进化论者提出的论据。进化论者则从“没有上帝”出发,不愿正视反面的论据,如:自然界的规律、图案、秩序和艺术性,足以证明宇宙间有一位设计师和造物主。
神创论者既信有上帝,就将自然界一切奥妙莫测的现象都归因于上帝,故此他们实际上没有无法解决的问题。自然规律和超自然规律,都是上帝制定的,故此也是一致的,没有根本性的矛盾。
进化论者没上帝作靠山,不得不把一切神秘的现象看作是物质内在的本性。他们所知道存在的最高级的思维,就是人脑的活动。故在人脑出现之前,不知道宇宙间有比它更高的思维活动。物既不受外在思维的支配,它的存在与运动必是偶然的和巧合的。但盲目性与规律性不相容。就是说:规律难道是盲目产生的吗?无神论者不能圆满解决这问题。不难看出,进化论虽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其中的矛盾与难题,比创造论的问题还多。
4. 我看神创论的特点是快速创造, 而进化论的演变是极缓慢的,需要亿万年时间。
答: 对。按《创世纪》的说法,地球上的动植物是在六天之内出现的。现在举出个事实,对这两个论说进行检验,看哪一个更符合实际,更为合理。
(一)地球上的第一个生物是怎样出现的?是经过千万年演变而成的呢?还是一天之内突然产生的?生物的基础原料是蛋白质;蛋白质则由多种氨基酸组成。进化论者设想:亿万年前,地球上条件适宜时,一批无机元素偶然化合,组成氨基酸,然后多种氨基酸拼凑成蛋白质。蛋白质进一步组合,形成第一颗活细胞。为了验证这一过程实际可能发生,科学工作者在化验室模拟原始地球充满氢气的环境,人工合成氨基酸成功。但在氨基酸合成之后,若把它组成蛋白质,再变出活细胞 (这道程序尚未试验成功),又必须使之获得氧气。根据这一要求,原始地球表面起先必须无氧,有氢,及至氨基酸合成之后,又要急速改为有氧,以维持细胞的生命。
上述科学实验说明,第一生物的出现,要求快速的变化,人工合成氨基酸的过程,不需要几万年,甚至一年也不要。合成后,它若真能自然组合为蛋白质,并形成活细胞,则要求环境再发生一次急速的变化。可见这头一道关,即地上生物的出现,神创论者不难解决;而进化论者缓慢变化的假想,根本不解决问题,因不符合要求。
5. 地上生物的出现是头道难关,你说明头一个活细胞出现,要快速的变化,不要亿万年。第二道关呢?
答: ( 二 ) 第二个要求不是一个活细胞出现,而是起码三个细胞同时出现。因地上原始生物出现之后,必须繁殖。生物繁殖的方法分为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两种。例如,酵母菌没有性别,是借分裂来繁殖的。但另有许多生物分为雌雄二性。无性生物的原始祖体只需要一个,有性生物却需要两个,而雌雄必须同时出现,相距不远,以利繁殖。这就要求地球上一开始就出现三个细胞。这对全靠偶然巧合来实现的“进化”,是极高的要求!试问:这三个活细胞的出现需要多长时间?其实,这根本不是时间问题,而是精心的设计,制造,和出现生命问题。
拿数学的概率来谈。如一粒骰子有六面;每掷 100 次,同一面出现的概率是1比6, 即大约 16 次。但如同时掷 100 粒骰子,指望每粒同时出示同一数字,即使掷亿万次,也不会实现,因已非时间长短的问题了。
氨基酸分子结构非常复杂,不能靠概率偶然组合。人工合成氨基酸,本来就不是巧合的过程。不能把一批氧、氢、氮、碳原子混在一起, 让它们自由结合。必须将一定数量和状态的化合物置于适当的温度,湿度,紫外线幅射等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才能成功。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条件更复杂,绝不是盲目,巧合的事。至于细胞的组合,更为复杂,只有上帝能作,人工绝不能胜任。
细胞学是一门专科,还有遗传工程,探讨细胞里无穷的知识。一颗细胞虽小,却是个全备的工厂,能消耗燃料,吸取养分,排出废料;有内在的发电机,生产线等。动物体的专用细胞,生产各种泌液,供其它细胞用,其活动全由调度中心控制。很难相信,如此微小而又复杂的细胞,不经细心设计就能自然产生,更不要问,细胞的产生,要多少年?有了设计和制造者,就不要多少年。若没有上帝,即使经亿万年,万物也不会自动产生。
6. 头道关是生物的出现;第二道是三个细胞同时出现, 第三道不能靠进化解决的关是什么?
答: ( 三 ) 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鱼类体外授精与体内授精的先后问题。这是鱼类的两大类别。很难肯定,哪一种授精方式更为古老。机体结构比鱼简单的昆虫,如蚯蚓和蜗牛,是体内授精的,鱼的多数是体外授精的,在试问:如果一切生物是由一个原始祖体进化而来的, 那么这两种鱼该是从一种变出来的。然而体外授精与体内授精是截然不同的鱼种,不可能有中间状态。故此,这种变化不可能是经过几万年的缓慢演变实现的;若不是一次飞跃,就是上帝分别创造。不能用长时间解决的事,何止此一例?
7. 这两种鱼确实不能从一个祖先进化而来。此外是否还有进化论不能解决的问题?
答: ( 四 ) 有。第四个难题就是鱼类上岸问题:进化论者说, 最原始的动物生活在水中,到一定阶段,鱼开始登陆,变成两栖动物,而后变为禽兽。人们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 才能设想,在几千万年前,有一对鱼(必须有肺, 体内授精, 一雌一雄),不约而同, 决定打破常规, 登上陆地。它们尚无四肢, 故只得用前后四鳍托起身子向前移动。它们是怎样学会这技巧的?肯定不是逐渐学会的,因它们寿命不长,必须很快学会;必是又一次跃进。创立这个学说的人,没说明这对鱼上岸之后如何觅食。或许是饿了,又回到水里,吃饱了再到岸上练习行走。还有,为了练好登陆本领,使四鳍变成四条腿,这对鱼必须把学得的本领传给子孙后代,子孙后代必须继承先祖遗旨,同时劝说自己的配偶一起操练登陆,争取变为两栖动物。经千万年的训练,鱼终于登陆了。再经千万年,它们分为两大支派,一派上树学习飞翔,一派留在地上变为走兽。
以上论述,并非夸大或歪曲。进化论者确实有此设想,1979 年已拍成科教片《生物进化》。正因几个关键的“跃进”阶段,如总鳍鱼的登陆,都以人的猜想为根据,故用动画片绘制影片。正在这科教片和中国观众见面的同时,1982 年 8 月 31 日的《人民日报》第三版刊登了一篇否定总鳍鱼能登陆的科学报道,题为“我国中年科学工作者张弥漫发现总鳍鱼类没有内鼻孔,动摇了陆地上四足动物起源的传统理论。”
8. 那必是很有意义的报道。请你让我亲自阅读,好吗?
答: 好。请从这读起:“生物进化论认为,陆地上的四足动物是由水中的脊椎动物──鱼逐步进化过来的。但是究竟哪一种鱼是陆地四足动物的祖先?它们是怎样走上陆地的?近百年,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对古生物学研究有影响的瑞典古生物学家们认为, 大约三亿五千万年以前,陆地上最高等的动物是总鳍鱼类。这类鱼有内鼻孔,可以不用鳃而直接呼吸空气。它们的四个鳍内长有一般鱼类所没有的硬骨,有条件发展为四条腿, 爬上陆地,很可能就是这种鱼类进化成两栖类,继而进化成爬行类,哺乳类,一直到人类。
“瑞典学派在古鱼类研究中创造了一种叫作连继磨片的方法, 即把古鱼化石封固在石膏模型中,每磨去半毫米就绘制出一个截面图案的方法, 由此了解古鱼类体内结构。他们对古鱼类结构的了解几乎达到了对现代鱼类了解一样的精确程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46 岁的古鱼类学家张弥曼,1980 年 4 月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瑞典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利用那里特有的连续磨片法和设备,对中国总鳍鱼类化石进行研究。...在对总鳍鱼类鼻囊的分析中,她发现这种鱼没有内鼻孔,而没有内鼻孔就不能离开水呼吸空气,也就不存在到岸上生活的物质基础。这就动摇了总鳍鱼类是陆地四足动物祖先的命题。目前各国学者正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探讨和验证。美国著名的鱼类学家罗森在写给张弥曼的信中指出, 这一发现使传统理论发生动摇。”
与其说动摇, 不如说“推翻”。《人民日报》没介绍, 这据说是大约三亿五千万年前的总鳍鱼类,如今仍有活标本, 叫“活化石”, 先在 1938 年在非洲南部海域捕到过,以后在其它海域也有发现。它离开水不能呼吸。有了活标本 , 何必远征瑞典,辛辛苦苦搞古鱼化石磨片实验呢?或许张弥漫以为,现代总鳍鱼无内鼻孔,而古代鱼有之。果真如此的话, 那岂不证明物种退化了吗?怎能证实进化论呢?凡有思想并愿意正视事实的人,看到“活化石”,经过据说三亿五千万的“进化”,根本没改变,应作何结论? 可见,所谓科学权威人士的想法 , 往往是很主观的。
诸如此类活化石,还有在中国发现的银杏和水杉等树,其化石被鉴定为约一亿年前的植物。还有一种叫新毛蜇的软体动物,据说在 2.8 亿年前变成化石,现在也找到活标本,与化石一模一样。面对这些事实,我们要问:经过据说是几亿年进化的活化石,到最后同古化石一模一样,难道猿猴经过据说仅仅三百万年的“进化”,就变成人了吗?
除此之外,还能看到很多物种退化的现象。例如,古化石中的象,都比现代的象高大得多,古代的蜻蜓身长1米,古代的树木比现代的高大,质地坚硬。再拿家鹅和家鸭来说,原来都是野生动物,后来被人养成家禽。在驯养过程中,它们没有进化,反而退化了,以致失去飞翔的本领,家鸭甚至丧失了孵卵的本能。到现在,科学家还没找到使家鸭恢复孵卵本能的方法,更不用说设法叫它“进化”了。
有人说:信上帝是迷信;但离了上帝,人会丧失理性。有理性的人该认识到:进化论面临的无法用科学事实来解决的难题最多,实在堪称迷信。
本文由【现代真理网站】首发,转载须告知。
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