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福音布道 > 散道收集 >
  • 文章列表: 婚姻与天国 王敬之 | 末世论 王敬之 | 人生四境 王敬之 | 什么是教育? 王敬之 | 约伯的信心 王敬之 | 怎样把握圣经 王敬之 | 点亮陌生人的灯 | 你和你的全家 | 耶稣为何而来 | 因信称义与灵魂不朽 | 基督徒:江湖好汉还是武林英 | 解读《诗经、周颂、敬之》 | 翘首古今圣人梦 | 新中华文明论坛2023问题解答 | 耕耘与守望 | 把握圣经主线条 | 从《诗经?周颂?敬之》说起 | 圣经的总框架 | 白话三天使信息 | 圣经的整体观与局部视角 | 人生驿站:诗与远方 | 留意圣经自己的解释 | 记念安息日的七个理由 | 农业是一切教育之本 | 不再记念? | 创造主及其创造 | 存完全的心? | 代祷与宣教 | 福音遍天下 | 印度印象 | 斯里兰卡探访 | 宣教之旅的启示 | 回应《基督复临安息日8个异端 | 劝学 | 部分与整体 | 如何向佛教徒传福音 | 中华圣工史 | 瓦格纳兵变看善恶之争 | 从高考志愿谈人生志向 | 从高考志愿谈人生志向 | 从高考志愿谈人生志向 | 从高考志愿谈人生志向 | 人工智能而来的启示 | 钢锯岭英雄(二) | 新加坡布道会 | 以弗所書主题下的夫妻合一 | 地狱之火 | 琼斯长老“因信称义”1 | 琼斯长老“因信称义”2 | 琼斯长老“因信称义”3 | 琼斯长老“因信称义”4 | 琼斯长老“因信称义”5 | 上帝的使命与我的使命 |
  • 部分与整体(林前12:12)

     

    部分与整体(林前12:12)

    各位弟兄姐妹,各位主内的家人,大家安息日平安!感谢主,今天我们藉着网络平台,跟大家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整体与部分》。通过这个题目,谈一谈如何不脱离《圣经》整体来理解其中部分的经文。

    开始祷告:

    天父上帝,我们满心地感谢赞美主你的恩典,感谢你的慈爱,感谢你藉着你的先知将你的话语赐给我们。虽然事隔千年,然而我们手上依然有你所启示的《圣经》。主啊,今天我们要一同来探讨在基督里彼此联系的真理,学习如何在《圣经》整体中来看待部分经文的意义,我们恳求圣灵帮助我们。献上祷告,奉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主题经文:

    就如身子是一个,却有许多肢体;而且肢体虽多,仍是一个身子。基督也是这样。——哥林多前书12:12‍

     前言

    非常的感恩,因为有一部《圣经》在我们的手中。但是我们也发现,同一部《圣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这样就构成了今天在世界上有很多的基督教门派、教派。不仅如此,即便是在同一个教会、同一个教派中间,不说小的问题,就是在重大的原则问题上,有时也会出现不同的解释、不同的理解,这样就造成了纷争。这种现象从《创世记》一开始直到《启示录》,到处都会遇到。今天就藉着几个实际的例子,和大家一起探讨我们如何在整体中间来看部分,如何在部分中间来了解整体。

    今天特选的这段经文,出自于《哥林多前书》第十二章第十二节,它的上下文是说各样属灵的恩赐。教会中不同的恩赐,都是为同一个身体来服务的,但是我们看到它的原理可以各处应用。

    林前12:12 “就如身子是一个,却有许多肢体;而且肢体虽多,仍是一个身子。(在)基督(里)也是这样。”什么意思?整个教会都是基督的身体,但是身体有不同的部分。如果把这个原理推广开来的话,说不同的肢体、不同的部分。整本《圣经》虽然有六十六卷书,每一卷书又有很多的章节,我们也可以把这些不同的章节理解为肢体,同一部《圣经》的不同的肢体。虽然说它有不同的肢体,但它是依托于整体的一个部分,不是独立的肢体。

    在预言之灵中常常说“在基督里的真理”。我们学习《圣经》,学习里面的真理,这真理都是在基督里的真理,它是一个整体,也是不可以分割的。在不同的经卷中,甚至于在同一卷书中的某一些章节、某一个小部分,也不能脱离整体,它也是整个身子、整本《圣经》的一个部分。具体到那一本书来说,其中所出现的部分章节,也是整本书的一个部分。

    因此,我们在理解《圣经》、解读它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全盘,考虑到整本《圣经》的宗旨。或者在读其中某一卷书的时候,你要考虑到这卷书主要在说什么?它的上下经文、它的连贯,这一段话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之下说出来的?这样,我们就可以不偏离整体,来解读部分。

    1 从《创世记》谈部分与整体的结合查经

    我们首先看到的第一个被肢解的经文,就是《创世记》的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这两节出现了不同的理解。创1:1-2 “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从整体来看,这段经文是要描述上帝的创造。所以第一句话“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就是一个交代。这段经文想说什么呢?要告诉我们上帝的创造,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来说明。“起初”,告诉你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上帝创造了天地。先把这件事情说清楚,然后才说创造的过程,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实现的。这就是一个在整体之下的理解。

    但有些人就不这么理解,觉得第一节和第二节中间有一个间隔,“起初上帝创造天地”,这就是上帝以前创造的天地。接下来他因为不能理解“地是空虚混沌”的,它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这中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儿,于是就插入了一段空间,说第一节和第二节中间它是有一个间隔的。这种思想不断地在各个教派蔓延,甚至于也来到了安息日会。于是,在某一个讲创造的人‘大约是在2013年还是2014年春季的学课。他讲创造的时候,说这时地已经存在了,而不是这个时候造的,上帝这次只不过是重新整理一下。由此可见,在部分和整体不明朗的情形之下读经,可能读出五花八门各样的意思。

    其实《圣经》是有一个标准的。赛8:20 “人当以训诲和法度为标准,他们所说的若不与此相符,必不得见晨光。” 也就是上帝的律法、上帝的诫命,就是一切的标准。上帝写的十条诫命是衡量整本《圣经》的标准。十条诫命的第四条中就讲到:出20:11 “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 就已经说清楚了天、地、海和其中的一切,都是在六日之内创造的。这就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对上帝的创造作了一个高度的概括、浓缩,给我们说清楚。由此你再来理解《创世记》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就不会说这中间隔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了,因为第二节也是在《圣经》的整体之下出现的,它不能脱离整体。

    有朋友说:“这些解读的人不是解经专家吗?”。我在此说一句,在《圣经》面前没有专家,只有受圣灵启发和不受圣灵的感动这两种,没有第三种,没有专家。所谓专家,只不过他使用的工具高级一些,如果没有得到圣灵的启发,他哪怕有再好的工具,也不会用或用错。

    最近几年,特别是新冠出现以后,因为出现了一些专家所说的话,把老百姓都害苦了,于是大家对专家有了不同的看法。如台湾国学大师曾仕强所说的,什么叫专家?专门害人家的人,就叫专家。国内嘲讽专家的段子也非常多,我们还是承认专家懂得使用专业的工具。但是在阅读《圣经》时,没有专家。是否遵循以经解经,是否遵循整体和部分,不能脱离部分是整体的部分,整体是大于各个部分的总和,这个概念非常重要。

    如果把一个整体通过不同的部分来分析,举一个例子:西方的解剖学,它把人体分为十一个部分,通过部分一个一个地来讲。可是你要明白,这十一个部分加起来不能说明整体,整体永远是大于、高于部分。部分的总和,不等于整体,只能说部分是整体的一个部分,部分不能独立于整体而单独的存在。

    同理,阅读《创世记》第二章时会发现,这一章也是整体中间的一部分。第一章、二章、三章是讲最早发生的事情,是整体之下的一部分,所以不是独立的。第二章既然是谈创造,还是创造中间的一部分,不是单独的。所以有人也在第一章、第二章中间,读出这两章也不一样。第二章就是强调,把整个创造过程中间特别重要的部分单独拿出来,加以细说,而且第二章的第一开篇就说清楚了这是一个整体的部分。“天地万物都造齐了”(创2:1),这不是整体吗?

    创2:2-4 “到第七日,上帝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上帝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因为在这日上帝歇了他一切创造的工,就安息了。(这里就对整个创造作了一个总结。)创造天地的来历,在耶和华上帝造天地的日子,乃是这样:……”接下来再加以细说,这就容易理解了,第二章是为了说明天地万物创造的一些重要部分。这里主要说明了三大重点,如把前面帽子加进来的话,那就是四大重点:安息日,伊甸园,造男人,造女人。四大重点摆在第二章。

    2  从《启示录》谈部分与整体的结合查经

    刚才举例说明了一个头《创世记》,下面看一个尾《启示录》。这个季度的学课是学《启示录》,特别是《启示录》中三位天使的信息。从三位天使的信息中,又看到学课两次提到第四章、第五章所出现的二十四位长老。当然它有自己的解释。学课怎么会有这样的解释?原因就是把第四章看为是耶稣升天的情形。

    启4:1 “此后,我观看,见天上有门开了。我初次听见好像吹号的声音,对我说:'你上到这里来,我要将以后必成的事指示你。'” 约翰当时在拔摩岛上,“你上到这里来”,不就是到天上来吗?这样,他接着把第四章、第五章就理解为耶稣升天,第五章耶稣——羔羊出现的话,就从地上被带到天上。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理解第四章、第五章的内容,二十四位长老可不就是从人间跟耶稣一起升到天上的这些长老吗?如此就出现了这样一个解释。

    这个解释中有很多是生搬硬套的。首先,上帝在祂的宝座上面坐着,二十四位长老在祂前面。学课又说这是审判的场景,而审判又是在至圣所,谁能进到上帝的面前,谁能进入至圣所呢?这在《圣经》中很清楚,一年一度只有大祭司能够进去,普通的祭司还进不去。我们究竟有多少大祭司?是二十五个,还是就耶稣一位?这二十四位长老进去,是以什么身份进去的?你看,问题就出来了。而且二十四位长老在耶稣出现之前,已经在那等着祂了,怎么去的?如果是跟随耶稣一起复活的,他们应该跟着祂,在祂后面,怎么会在祂前面?

    耶稣复活以后,的确是有两次升天。复活当天,祂就往天上去了,但那时祂是一个人去、一个人回来的。《历代愿望》第八十七章,这些人跟着耶稣升天,是在祂第二次——四十天之后,一块儿升天的,因为他们在地上作见证,有四十天的时间。因此这个地方你也解释不通。

    他们这种解经的方法错在哪里呢?哪个地方出错了?就是出在部分和整体这个地方。因为第四章、第五章是整个《启示录》的一个部分,不是单独成立的,从第一章一直到第二十二章,它是一个整体。第一章已经说清楚《启示录》要启示什么,“叫他将必要快成的事指示他的众仆人。”(启1:1)就是将来的事情,划了一个大的方向。《启示录》是在什么时候得的启示呢?大约在公元95年,即耶稣升天之后六十多年。六十多年以后的将来,就不会是耶稣升天,因为耶稣升天已经是六十年之前的事儿了。

    所以《启示录》有这么一个大的方向性的指引,你必须在阅读理解的时候,考虑到这个方向和它的时间点。这个方向当然是时间性的方向,将来必要快成的事情是以后的事情。其实在第四章也说了,我要把什么事告诉你?启4:1 “我要将以后必成的事指示你。”也就是讲“你上到这里来,我要把以后的事情告诉你” 。也说清楚这个声音,就是前面天使让他听到的那个声音,再次听到。

    前面是什么时候?前面就是启1:12,约翰在拔摩岛上听到了声音,回头一看,看到耶稣在七灯台中间行走。那耶稣祂在哪呢?这七灯台是地上还是在天上?我们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就叫基督复临,基督要第二次来到人间。也就是说从祂升天以后到现在为止,祂没有来过。所以很明显,祂不是行走在地上的教会中间,祂还没来。如果说已经来过了,我们还等什么基督复临?这就是一个大的概念,这是一个整体,他没来过。既然祂没有来过,祂又在七灯台中走,那七灯台在什么位置?它肯定在天上,不是地上。

    现在有一些《启示录》的注释,就把七灯台说成教会。它象征教会,没问题。但是七灯台具体的位置,第一章的异象中所显示的耶稣具体的方位,祂发了定位。定位在哪里?在天上,不是在地上。如果在地上,祂已经来过了,就不存在我们还在等基督复临这件事情。

    约翰在第一次听见的时候,看见耶稣已经在七灯台中间了,那七灯台在哪里呢?七灯台就在天上的圣所,说“你上到这里来”,再上来一步,那不就是从圣所往至圣所走吗?这就很清楚了。所以,如果我们从一个整体来看,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但西方人有一个思维的一种定式,就是他看到部分的时候,常常是脱离整体的,以为部分是可以独立存在的,所以他在讲部分的时候,常常就不再管整体了。这样的一种思维,你很难改变,他做哪一科都是这样的一种思维,包括对人体。你找西医看病的时候,它就分不同的科,不是在一个整体之下给你处理。

    但《圣经》的思维不是这样。前面引用的林前12:12,这身体就是一个,虽然有许多的肢体,但它还是属于同一个身体,它不能脱离身体;部分永远不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它一定是整体里面的部分。所以理解《启示录》整体是要跟你说将来的事情,你就别往回说以前的事;他要回顾,也是后面的回顾,他会说清楚他是要回顾。

    在第一章和第四章,你可以清晰地确定第一章见的异象,是在圣所的异象,因为耶稣行在七灯台中间。到了第四章,从圣所再往前走,只有一个地方可以走,那就是至圣所,而至圣所恰好是上帝宝座所在的地方。第四章第三节告诉你有上帝的宝座。你要明白圣所的结构,知道宝座在哪,你就能确定它的位置。之所以出现这样一些误解误读,问题的根源还是出在了部分和整体这样一个关系的问题。

    同样的例子来看三天使信息。我们教会都在讲三天使,但不晓得为什么只有三位,他还是把第十四章单独来看了,但第十四章不是单独来看的。第十四章是怎么引出来的?是由《启示录》第六章里第六印的时候引出来的。第六印引出说上帝的忿怒来临的时候,谁能站立得住?什么时候上帝的忿怒发尽了呢?第十五章、第十六章讲七大灾,这就是羔羊的忿怒发出来的时候。谁能站立得住呢?十四万四千人,他们能站立得住。

    这样一看就很清楚,第七章到第十四章,都是在下面的一个整体,就能理解第七章已经有四位天使执掌四方的风,还剩下三位天使,就来传“三天使的警告”。这些部分是在一个整体之下的部分,不要只看十四章三天使信息而摸不到头脑,怎么来的?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你去读西方这些解经的书,没有一个能够看的,没有。三天使跟前面的四位天使有啥关系?没有人去探讨,没有人把第七章到第十四章作为一个板块,而这个板块的出现,又出现在整个《启示录》之下,是这样的。在理解《圣经》的时候,就有一个整体和部分的问题;在理解部分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它在整体中间的位置,不脱离整体来理解这个部分。

    3  从《罗马书》谈部分与整体的结合查经‍

     

    这里我们说了一个头,也说了一个尾。下面再举一个中间的例子,作为今天这次研究的最后一个说明,就举《罗马书》中被争论最多的第七章。第七章出现了一个什么争论?因为这里保罗讲到“我心中有个律”,讲这个人他里边的争战。争论的议题,就是这个经历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经历,是保罗的什么经历?还是他在讲一般人的经历?一般的人又是指的什么人?是指的一个悔改的人,还是指一个心中已经受到感动的人?

    罗7:21-25 “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我是喜欢上帝的律;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感谢上帝!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这样看来,我以内心顺服上帝的律,我肉体却顺服罪的律了。”

    第七章第十五节一直到第二十五节,在一般理解上,有人认为这个地方至少有三种理解:第一种理解,认为可以把它称之为信主前后结合论,信主前、信主后都可以;第二种理解,把它叫做信主前后论,;第三种理解,说这一段是讲保罗自己个人的经历。这样就出现了三种理解。出现了不同的理解,认定这个「我」是谁,就出现了不同的认定。

    我们怎么理解这一段呢?争议这么多,各有各的道理,但我们只需回到本文就可以了,看看第七章它整体在说什么。第七章当然是整个《罗马书》的一个部分,第七章第一节就已经说清楚了他在说什么。罗7:1 “弟兄们,我现在对明白律法的人说:你们岂不晓得律法管人是在活着的时候吗?”他说清楚下面讲的这个道理,是讲给谁听的?是讲给那些明白律法的人。哪些人是弟兄?他们弟兄现在是什么状态?

    罗7:4 “我的弟兄们,这样说来,你们藉着基督的身体,在律法上也是死了,叫你们归于别人,就是归于那从死里复活的,叫我们结果子给上帝。”这里的弟兄们是什么样的人?是已经藉着耶稣基督,藉着祂的身体,在律法上已经死了的人,是已经在基督里重生的人。这是他的听众对象。

    回顾整个《罗马书》,你会发现《罗马书》从第一章就开始写信,保罗写信给什么人呢?罗1:6-7 “其中也有你们这蒙召属耶稣基督的人。我写信给你们在罗马为上帝所爱,奉召做圣徒的众人。愿恩惠、平安从我们的父上帝并主耶稣基督,归于你们!”一开篇就说清楚,我这封信是写给谁的。写给什么人?写给罗马的信徒,要告诉他们不要以福音为耻,因为福音是上帝的大能。

    “上帝的大能”引用了一节经文,这节经文也是大家常常用的,后来推出了“因信称义”。“义人必因信得生。”(罗1:17)为什么义人要因信得生,义人要凭着信心来生活,不能再凭着自己的本性来生活了。为什么?因为罗1:18 “原来,上帝的忿怒,从天上显明在一切不虔不义的人身上,就是那些行不义阻挡真理的人。” 哪怕你是信主的人,要是行不义,上帝的忿怒照样要临到你。你现在已经信主了,你就要凭着信心来生活,度在世上的日子。这就是一个大前提,在这个大前提之下再来阐述。所以第一章说明,我们要凭信心生活,因为有审判会跟着我们。

    第二章就说明审判,什么样的审判。原来我们都是罪人,怎么会称义的?第三章第四章都在讲这个问题。第三章讲我们之所以能称义,是因为耶稣祂作了挽回祭。我们称义是靠什么样的方法?第四章再进一步引述说明,不是靠你的行为,是靠你的信心,又以亚伯拉罕的例子来说明。也说明了基督被交给人,是因我们的过犯;他复活,是为了叫我们称义。因为我们的罪交给祂,祂到天上去处理这个事情,这是基督复活的根本任务。

    第五章说明怎样跟上帝和好?还是靠着基督。这样,我们应当在基督里怎样生活?第六章告诉我们,要向自我死亡,不要把肢体献给不义,要把自己献给上帝。罗6:6-8 “因为知道我们的旧人和他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因为已死的人是脱离了罪,我们若是与基督同死,就信必与他同活。”

    这样说明一个道理,罗6:16 “岂不晓得你们献上自己作奴仆,顺从谁,就作谁的奴仆吗?或作罪的奴仆,以至于死;或作顺命的奴仆,以至成义。” 第六章告诉你,要向自我而死,向着耶稣而活。把自己的肢体、身体交给谁?顺从义。这就是我们凭信心生活的证据,这就是我们的方法。

    第七章、第八章还是说同样的一件事情,第六章如果是从受洗的角度,你就先与基督同死,然后与祂同复活。第七章就换一个方式,用婚姻的方式来说,你和你的旧我决裂,你就可以嫁给新的人。嫁给谁?与基督联合,嫁给从死里复活的耶稣。这里有一个问题,虽然我们是嫁给了耶稣,可是我们还是活在罪身之中,罪身对我们还有牵引力,我们时时刻刻要跟他作斗争。也就是说信主不是一时的事情,而是终身的事情,是时时刻刻的事情。

    很多人解释因信称义,都想从一个方面来说清楚,有人说一次称义,就终身称义了;有人说不是,要想称义,还有一个成胜的过程,我们要靠信心,要去信,要去行义,这样我们才能称义。这个说法,都是想把两方面的问题,从一个方面来说清楚。这说不清楚的,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因为从信徒的角度,我们就做一件事情,信就完了。有信、因爱而发出行为的信,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因信而顺服,这就是信徒从开始到永远都是作同一件事情。

    给人赦罪,叫人称义,使人成圣,使人完全,使人得到荣耀的身躯,这工作是上帝来做的。你把它分开说,不就完了吗?上帝作祂的工作,我们作我们的事情。这两方面结合,这才是因信称义。我们因着信,上帝叫我们称义;我们因着信,上帝叫我们成圣;我们因着信,上帝叫我们完全;我们因着信,上帝是我们的荣耀。这样就讲清楚了。

    第七章讲了一番大道理,第十五节以后再讲“我”的问题。其实律法能够出现,就是因为这个人有上帝将律法写在人的心版上了,所以律法才能来,不然这个人能看到律法吗?也有人说,罪人就一个律;但义人有两个律,一个是我们肉体的自然本性律,再有一个是写在我们心版上的上帝的律法,新的律。这样我们就有一个要顺服谁的问题了,肉体从亚当犯罪就已经被掳去,我们重生靠什么?靠圣灵。只要我们选择顺服圣灵,上帝就能帮助我们胜过我们在罪身中的本性。罗7:25 “感谢上帝!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

    第八章告诉我们,不定罪的人是怎么脱离的?他是不顺从肉体。第五节说不随从肉体而体贴肉体的事,只随从圣灵而体贴圣灵的事。这样律法的义成就在我们这不随从肉体,只随从圣灵的人身上。所以第七章你觉得他在说什么?他其实是在说一个人哪怕信主以后,人的通性、人的本性就是这个样子,在亚当里都是这个样子。但我们现在并不是在亚当里,因为信主以后我们在基督里;虽然是在亚当的遗传里,但是我们的信心让我们生活在基督里。

    第七章所描写的并不是保罗个人的经历,这里用了“弟兄们,我们,你们,我”不同的人称代词,他在说信徒应该怎么生活,信徒会遭遇到什么。主祷文里耶稣也是这样告诉我们:今日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保罗说:我是天天冒死,每天都要叫身服我。属灵的争战、信心的争战,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的罪身,就是犯罪以后的人的性情。

    如果把第七章放在《罗马书》整体里面来看,就不会出现什么误会。这种争战什么时候结束?争战一直到我们得到荣耀的身躯、复活的身体,罪身完全没有了,就没有罪身来牵引我们。那时,我们就只在一个性情中间生活。

    今天我们通过举例,一头、一尾、一中间,三个部分来说明读《圣经》不能脱离整体,要在整体中看部分,还要注意部分永远不会大过整体。这样读经,我们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切合《圣经》的原意。

    把《圣经》关上,教我们一件事情,就是伊甸园所教的一件事情: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愿上帝帮助我们,凡事顺服,让我们顺服的信心越来越清晰,在越来越多的事物上面顺服上帝,荣耀上帝。

    结束祷告:

    天父,我们感谢赞美主。感谢你的恩典,感谢你的慈爱,感谢你让我们因着信而得到新的生命,在基督里我们有今生的赐福,有永生的盼望。感谢主你赐给我们美妙的《圣经》,愿主帮助我们把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部分不脱离整体。让我们把握《圣经》整体的精神,来度我们在世上寄居的日子。献上感恩祷告,奉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