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福音布道 > 散道收集 >
  • 文章列表: 婚姻与天国 王敬之 | 末世论 王敬之 | 人生四境 王敬之 | 什么是教育? 王敬之 | 约伯的信心 王敬之 | 怎样把握圣经 王敬之 | 点亮陌生人的灯 | 你和你的全家 | 耶稣为何而来 | 因信称义与灵魂不朽 | 基督徒:江湖好汉还是武林英 | 解读《诗经、周颂、敬之》 | 翘首古今圣人梦 | 新中华文明论坛2023问题解答 | 耕耘与守望 | 把握圣经主线条 | 从《诗经?周颂?敬之》说起 | 圣经的总框架 | 白话三天使信息 | 圣经的整体观与局部视角 | 人生驿站:诗与远方 | 留意圣经自己的解释 | 记念安息日的七个理由 | 农业是一切教育之本 | 不再记念? | 创造主及其创造 | 存完全的心? | 代祷与宣教 | 福音遍天下 | 印度印象 | 斯里兰卡探访 | 宣教之旅的启示 | 回应《基督复临安息日8个异端 | 劝学 | 部分与整体 | 如何向佛教徒传福音 | 中华圣工史 | 瓦格纳兵变看善恶之争 | 从高考志愿谈人生志向 | 从高考志愿谈人生志向 | 从高考志愿谈人生志向 | 从高考志愿谈人生志向 | 人工智能而来的启示 | 钢锯岭英雄(二) | 新加坡布道会 | 以弗所書主题下的夫妻合一 | 地狱之火 | 琼斯长老“因信称义”1 | 琼斯长老“因信称义”2 | 琼斯长老“因信称义”3 | 琼斯长老“因信称义”4 | 琼斯长老“因信称义”5 | 上帝的使命与我的使命 |
  • 圣经的总框架

     

    王敬之 | 圣经的总框架

     

    作者 | 王敬之

    各位弟兄姐妹,安息日平安!今天继续来研究如何解释圣经。定的题目为:“圣经的总框架”。

     

    天父上帝,我们满心地感谢赞美主你的恩典!主啊,感谢你赐下圣经,又借着圣灵带领我们得以明白你的话语。主啊,在我们继续研究如何学习、明了、解释上帝的话语时,恳求圣灵帮助我们。献上祷告,奉基督圣名!阿们!

    一抹不染尘世的清凉与沧桑

    我们无法安排想象中的现实

    却被风吹得聚聚散散

    拉一根线,却被无情的吹断

    不能相守,却狠心相望

    圣经是上帝的话,上帝的话就是真理。整本圣经有许许多多的真理向我们展现,如同一颗一颗的珍珠,散落在盘子里。如何把这些珍珠整理出来,放在一起呢?如同整理照片似的,需要有一个框架,有框架之后,照片可以摆放整齐,非常清晰、明了、不乱。我们读圣经也一样,好像电脑里的文件夹,整本圣经全都放在文件夹里,给文件夹取一个名字。从这个角度来看,发现善恶之争是整本圣经的总框架,也是总文件夹。

    创造之初,撒但以蛇的形式出现在上帝新造的人类面前;整本圣经的结束,撒但被消灭、罪恶被消灭了,又回到了完全的纯真无邪、没有罪恶的新的创造的氛围之中。整本圣经中包含恶的产生和上帝除掉恶的过程。

    之前和大家学习了《遍览圣经察善恶》,曾经看过用善恶之争的框架来理解圣经。把握这个框架,对于我们了解圣经,正确的解释上帝的话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首先,善恶之争在争什么?有一个焦点,就是上帝的律法,上帝的旨意,上帝所定的规矩;甚至于就是上帝自己,祂的行事为人,祂的处事原则,是不是宇宙唯一需要效法的样板,这就是整个善恶之争的焦点。争论是双方的,甚至于是多方的,在这场善恶之争中,也揭示了参与的双方或者多方。

    在天上表现为善良的天使和邪恶天使之间的争战,为首的是上帝儿子化身的米迦勒。另外是路锡甫,因反叛而成为上帝对立面的撒但--天上的大红龙。这是天上善恶之争的人物。

    到地上来又增加了新的一支军队,这支军队的一部分人类是跟随上帝的旨意,而另一部分人类却是跟随撒但的旨意。所以,善恶之争涉及到天使和人类。

    还有就是没有直接参与的观众。谁是观众?诸世界。他们隐身于圣经之中,并没有成为圣经中主要的人物。因为舞台不是为他们,他们是舞台下面的观众。由此能让我们的视角展开,看到善恶之争包含了哪些人物。

    既然找到了焦点——上帝的旨意、上帝的律法,或者说上帝的品格、上帝处世为人的方式、上帝的精神风貌等等祂的规范,行还是不行?或者宇宙中还得有另外一套?这是争论的核心焦点,它的演化自然就围绕着上帝的律法。事件的展开会有方方面面、形形色色、千变万化,可是不离开这个基本的性质。

    我们在读圣经的时候,大致就能把握无论事件是以什么样的方式产生,以什么样的人物出现,核心是围绕上帝的律法。是跟着上帝的方式走?还是另搞一套?就是这样的一个基本方位。

    整本圣经实际在给我们交代善恶之争的起因,在什么地方起来?是怎样展开、怎样发展的?上帝为解决善恶之争,有怎样的应对之策?祂的应对之策实施以后,结果又是怎样的?简单说,天上创造天使之后,我们不知道他在多长的时间之内是顺服的?什么时候开始反叛、爆发?这中间经历了多长的时间?这个时间点没有向我们人类表明。

    上帝为了说明米迦勒不是普通的天使,祂是天使的创造者,上帝显出证据。在善恶之争之后,由米迦勒化身为上帝之子,让祂直接来创造,以毋庸置疑的表现向众天使说明,这一位就是你们的创造者,不需要争论。通过六天的创造来表明这件事情,证明了米迦勒原来的身份。

    作为旁证,预言之灵论述:天上的天使实际不知道上帝儿子的真实身份,以为祂是天使。《先祖与先知》第一章第11段:“宇宙的大君招集了天上的全军到祂面前,为要当着他们宣布祂儿子的真正地位,并说明祂和一切受造之物的关系。上帝的儿子是与父同坐宝座的,所以自有永有、亘古常在者的荣耀乃是父子所共有的。”可见天上的天使们并不知道米迦勒真实的地位,这也是一部分天使出问题的原因之一。然而,即便不知道,还是要服从上帝的安排,对上帝要充满信心,要信任上帝。但是,他们显然没能接受这一点,最后导致天上的叛乱。

    在地上,上帝又借着第二个计划——救赎计划,再次表明祂儿子的真实身份,和祂为创造和救赎所付出的代价。这次的代价不仅解决了人类犯罪的问题,而且在永恒的世界,诸世界每一个生灵都是自由的,如何保障他们长治久安,不再犯罪?需要有一个压舱的大石头——耶稣祂无可测度的牺牲。从善恶之争的角度,能把这一点看得非常的清楚。

    善恶之争,说明了上帝处理罪的过程。处理的结果,就是所有的罪人,无论是天使还是世人,随着罪一起被除灭。上帝并不是要除灭天使,上帝是要除灭罪。可是天使抱着罪不放,就变成邪恶的天使,在上帝除灭罪的时候,他们也就跟着一起被毁灭。同样,人类也是如此,上帝通过救赎计划想把人和罪分开,但有一部分人,或可能相当多的一部分人抱着罪不放,最后也只能跟罪一起毁灭。

    《遍览圣经察善恶》最后一篇《从善恶之争框架下的神学思考》,其中谈了很多问题。今天举其中的一个问题,说明如果把握了善恶之争总的框架,知道祂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就能在这框架之下理解罪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善恶之争就是为了解决罪,让罪无处遁形,把罪从宇宙中彻底地消灭,不再出现,罪恶不再兴起。

    什么是罪?这么基本的一个问题,在整个神学界争论不休。争论的人基本上从两个方面来说。有一些是根据圣经的字句,从字句的解释来对罪进行界定,是比较表面化、比较浅层的一种认识。如果把圣经文化的结构进行分类(借用语言学的分类方法),一个叫表层结构,一个叫深层结构。圣经用的这些语言来描写罪的部分,语法上的表面这一切,称为表层结构的理解。如有人认为新约用的希腊字意思是“偏离了靶心”,这就叫做罪。这样理解是非常表面化的,还需要由表层深入到本质。

    罪,认识深入一点,在圣经说:违背律法就是罪。这一点比用文字的解释要更深入、实质,但这个解释也是有限。有限不是在于圣经,而是我们对上帝律法的认识和理解有限,始终看不明罪究竟是什么?所以,有必要把它上升到更深层的一个结构来看。从哪里来看?从十字架上来看,因为这是人眼所能观测到的深层的结构。

    十字架上所牺牲的是上帝的儿子,罪导致上帝的儿子——生命之主,失去生命,足以表明罪是何等的可恶,何等的罪恶。认识到罪和上帝的品格格格不入、直接相反这样一个高度。上帝的品格在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就要把罪提到这样的高度去认识祂。上帝品格是何等的伟大,遍及宇宙方方面面,对于任何一点细小偏离上帝完美的表现,都是罪。这也超出用原文解释的非常肤浅表面的认识。读神学的人稍微读了一点原文以后,就执着于用原文解释,认为这才算找到了普通人没法认识的地方。恰恰相反,这只不过是表层的结构,我们应当要到更加深沉的地方去认识祂。

    在善恶之争的框架之下,看到上帝的品格受到质疑。上帝作为宇宙的主宰,若德不配位的话,还怎么治理?罪直接威胁上帝统治宇宙、管理宇宙的地位,从这样的高度去认识罪。

    总要有人犯罪,才算罪。在人的层面,颠三倒四地有许多说法:一种是原罪论。说:亚当的罪遗传下来,我们都必须对罪承担责任。原罪论肯定也有不同的表述,但是把它抽象一点,基本认为人生下来就是罪人;人性本身就是罪。只要你还是一个人,没有被改变,没有复活带来不朽坏的身体,吃五谷杂粮,生老病死,那你就是一个罪人,一直到死,直到基督再来,你才会改变。因此只要你是一个人,就一直是个罪人,一直在犯罪。认为救赎计划也解决不了罪的问题,只要是人你就是罪,除非把这个人杀了,罪结束。在这种指导原则之下,人活着就是罪,是否得胜罪恶都不重要了,只是罪多罪少的问题。这种认识通常是叫人因信称义。只要接受耶稣,你在生活中是否真正得胜,没有神学上的关联性。虽说在实际的层面,也说要荣耀上帝,要度得胜的生活等等,但是把它纳入整个体系,就没有可能。因为你就是一个罪人,你怎么去克服罪呢?这是一个大问题。

    还有说人性是软弱的,人性中哪怕有一部分的恶也不是罪。这就走到另一个极端了。人性中恶念的产生,或说私欲,这也不是罪;既然人的低级性能、低等性情,定义为私欲,认为它不是罪,而这部分只要人活着是不会消失的,人的肉体一直要等到耶稣再来,才有可能改变。所以有人说,私欲不是罪。你就继续作罪人,出现恶意的冲动等这都不是罪,那结果是让救赎的计划漏气,也是不明白善恶之争是要从本质上解决问题。持这种观点的人可能高言大志、喋喋不休,说得头头是道。可是把它放到善恶之争的框架下一检验,就知道它漏洞百出,缺乏对上帝宇宙大问题的基本了解。或许单独的能够理解,但不能融会贯通地应用到这个核心的问题上面。

    圣经的教导说,人犯罪以后,人性是软弱的、是堕落的,但是软弱的人性和堕落的人性本身不是罪。借着生育生的这个产品,本身不是罪,但可能犯罪,可能朝着软弱的、堕落的方向发展。这是他基本的倾向,是他自然而然的一件事情。但是,产品本身不是罪。例如一把刀,刀掉下来砸到人的脚上,可能伤人;但刀不一定非得掉下来。人性本身有倾向性,但是罪不是通过生育传递的,而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

    在对待人性问题上,常常出现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运用希腊哲学所谓的二分法,把肉体、情欲和思想、理智分开对待。其实人是一个肉体,人的理性脱不开肉体,它是整个肉体功能的应用,不存在一个空洞的、失去肉体支撑的理性,他是一个整体,理性是肉体中的一个高级的道德功能,但是它也是和肉体连在一起的。因此,想简单地把它分开来谈,会碰到许多问题。

    如果你懂得了善恶之争,那善恶之争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上帝虽然是大能的,祂却是尊重每一个创造的生物,给他一个自由选择的权利。这是给他的一个基本的界定。你是自由的,你可以选择善,也可以选择恶,作自由的选择。耶稣降生,为我们牺牲,其中一个最大的功能,就是把自由选择的权利再交还给我们。

    人类犯罪以后,本性发生变化,趋向于恶了,是没有办法为善的。怎么办?上帝干预。“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创3:15)上帝说,我干预让你和她彼此为仇。就是说你在一个堕落的本性里面,有向善的愿望。我赐给你有这样的愿望,让你自由选择的能力继续发挥;你可能没有实施善的能力,但是你因着我的干预,每一个人都有选择向善的自由的能力。

    有什么样的圣经经文能够支持这样的判断呢?看善恶之争在核心问题上的认识,对于我们的理解有什么样的帮助?罗6:11“这样,你们向罪也当看自己是死的;向上帝在基督耶稣里,却当看自己是活的。”这里出现了“你们自己”,和一个“罪”;还有一个“耶稣基督”,这就有了两方的选择。我可以选择向罪是死;向耶稣是活。出现了三方。

     
     

    罗6:13“也不要将你们的肢体献给罪作不义的器具;倒要像从死里复活的人,将自己献给上帝,并将肢体作义的器具献给上帝。”肢体本身是中性的,不是恶的。你把它献给恶,它就作不义的器具;你把它献给上帝,它就作义的器具。

    罗6:14-16“罪必不能作你们的主,因你们不在律法之下,乃在恩典之下。这却怎么样呢?我们在恩典之下,不在律法之下,就可以犯罪吗?断乎不可!岂不晓得你们献上自己作奴仆,顺从谁,就作谁的奴仆吗?或作罪的奴仆,以至于死;或作顺命的奴仆,以至成义。”“你们”是谁?就是自由意志,我们可以自己决定的作为。去顺从罪,那就作罪的奴仆;让自己顺从义,那就成为义的奴仆。不是说你本性里必然是恶,那是荒唐的,很荒诞。圣经上说,本性是有罪性的,是堕落的,但本性不是罪。你让它去服侍罪、顺服罪,它才是罪;你顺服义,它就成为义。

    《善恶之争》第三十章第2段:“上帝宣布说:我要叫你们'彼此为仇'。这种仇恨不是自然而有的。当人违犯了上帝的律法时,人的本性就变成邪恶,他与撒但便是和谐而不是敌对的了。罪人和罪的创始者之间并没有自然的仇恨。二者都是在叛逆之中变为邪恶的。这叛逆者非引诱人跟从他的榜样而得到人的同情与支持,他是决不罢休的。因此堕落的天使与有罪的人类在垂死的挣扎中联合起来了。若不是上帝特地干涉,撒但和人类将要结成反对天庭的大同盟,整个人类家庭非但不会对撒但怀有仇恨,反而要与他联合反抗上帝了。”

    第5段:“那在人类心中引起仇恨撒但之意的,乃是基督的恩典。若没有这改变人心的恩典和更新的力量,人将继续作撒但的俘虏,作他顺命的仆人。可是这种新的原动力要在本来与罪恶和睦相处的心中引起斗争。基督所赐的力量,使人有能力抵抗那暴君和篡夺者。什么人若是不但不喜爱罪恶,反倒憎恨罪恶,什么人若能抵抗并克服那些辖制他内心的邪情恶欲,他就此显明有那完全由上面而来之能力在他心中运行。”

    这一段非常重要!很多人,包括在真理上根基还不错的一些人,在讨论人性的时候,就单独只讨论堕落的人性,而忘记了这第三因素,忘记了圣灵、基督的恩典赐给了每一个人。

    从亚当后代生出来的每一个人,不是纯粹的自然的产品,有上帝的干预这一份力量在里边,使他能够仇恨撒但。正是这一份干预,“什么人若是不但不喜爱罪恶,反倒憎恨罪恶,什么人若能抵抗并克服那些辖制他内心的邪情恶欲,他就此显明有那完全从上面而来的能力在他心中运行。”

    我们心中的欲念和我们获得圣灵能力的帮助,不仅在《罗马书》第六章有反映,第七、八章继续有反映。

     
     

    再给大家举几节经文,如果站在善恶之争大框架之下,你一看就清楚了。只是单纯在人里看人,死路一条,说得慷慨陈词,激昂亢奋,没有用。属灵的眼睛没有张开,没有看到上帝的恩典对任何一个人的干预(从出生就开始干预),所以争论不休,都是瞎子给瞎子引路。

    罗7:15“因为我所作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愿意的,我并不作;我所恨恶的,我倒去作。”看到没有?我所愿意的,说明他还是愿意行善的,但是他没有去作;我所恨恶的,我倒去作。上帝不是让我们与撒但彼此为仇吗?让我们恨那个恶。但是我还是去作那个恶,这是我们的问题。上帝的恩典帮助我们有一颗识别善恶的心,只是我们还需要有力量行出来,这个力量也要来自上帝圣灵的运行。而这部分正是救恩所带给我们的更完全的真理。

    罗7:16-18“若我所作的,是我所不愿意的,我就应承律法是善的。既是这样,就不是我作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作的。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在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不能说有圣灵感动的人才懂得立志为善,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立志为善,因为上帝的恩典对任何一个生在世上的亚当的后代,祂的让人与撒但彼此为仇的恩典,临到了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可以立志为善,都是由得我的,上帝给了这份自由。不仅给了选择的自由,而且还借着上帝的儿子引导我们,用圣灵引导我们。但是我们是否顺从祂,这就是另外的一件事情。所以,人生是一个矛盾,人生知道向善,但是他没有行善的能力。行不出来怎么办?

    罗8:1-2,4“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使律法的义成就在我们这不随从肉体,只随从圣灵的人身上。”

    在讨论人性的时候,有三个因素要考虑:一,人的遗传是中性的,它的倾向是恶的,但它不是恶;二,人不是生下来就是一个罪,但是他的倾向是向恶的倾向,如果他顺着这倾向发展,罪恶就生出来了。三,在人出生时,上帝有一个圣灵的恩典在他身上,就是让他从有生命迹象开始,就可以憎恨恶。这是圣灵的恩典,基督的恩典。这个因素千万不要忘记,否则讨论就会出错,只会在遗传肉体中间打圈圈,永远转不出来。而且这个看法是非常的肤浅。

    作为基督徒,说这些欲念一直到基督再来还会有的,是靠圣灵都没有办法的,何等低的境界啊,低的简直都不好意思讲,太低下了。加6:3“人若无有,自己还以为有,就是自欺了。”如此概念自欺可以,千万别去欺人;其实有了圣经,连自欺都不可以。圣经说:加6:7“不要自欺,上帝是轻慢不得的。”太19:26“在人这是不能的,在上帝凡事都能。”如果离开基督的恩典来谈人性,怎么谈得清楚?只谈重生吗?在重生之前还有一个恩典,你知不知道这件事情?保罗写到,林前8:2“若有人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按他所当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

    我们要把握善恶之争的框架,把握这样的原则,认识了善恶之争的核心问题,他的认识就会比较准确,不至于单独陷在人里看人。人不是一个纯自然的作品,上帝的恩典已经从一开始就干预了。这种干预出生在重生之前。

    有一些朋友在谈这个问题时,一上来就谈人的本性,然后谈人的重生,基督的恩典这部分压根儿都没听见提及,这样的讨论毫无意义。它不是一个平面,不是一个二维,它是三维的。在平面上有人的本性和恶的倾向,撒但的试探等等。可始终有一个恩典的层面,让你恨恶罪恶,让你向善。它不是只有XY两个轴,它是一个XYZ,三维的。

    所以,喜欢谈人性的朋友们,还是应当学习谦卑。当你有了善恶之争这样一个框架的清晰的认识,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不至于陷在某一节经文(如雅1:14-15节)谈这些问题,而是从它的实质上来谈这些问题,不为任何语言的限制来看问题。懂得了善恶争的框架之后,还有一个原则要得到发挥,就是不再靠自己个人的宗教经验,作为我诠释圣经的权威基础,而是以圣经作为圣经的权威基础。

    我们常常总是站在自己所能欣赏和自己已达到的境界来判断问题;我们要学习超越人的自我认识。举个例子:施洗约翰,有人问他是不是以利亚?他说“他不是”,这就是他自我认识,是他个人的经验和他的看法;可是耶稣说:“这人就是那应当来的以利亚”(太11:14),“必有以利亚的心志能力”(路1:17)。耶稣站在什么权威基础上认定的?站在圣灵的启示、上帝的认定上。所以,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面。今天要去判断说“谁完全了?”没有一个人会举手的。站在经验的层面判断,做不到的。

    但圣经里认定,将会有一批人,他们要胜过罪恶,达到完全的地步;上帝会认为他们是完全的,是毫无瑕疵的。这是在基督里面的毫无瑕疵,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他们胜过罪恶,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判断。他们在雅各的灾难中,自己都会很担忧:我一生作了那么多的错事,难道我还能行吗?这种不确定的感觉,犹恐不及。保罗到临终的时候所说的话,都是这样的。保罗说:腓3:12-13“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腓3:8“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祂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

    但他又说:来6:1“我们应当离开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一个真正成圣的人,他知道完全的目标,上帝会帮助他,但他永远不会说我的经验已经让我如何如何。我们在讲一个圣经的道理时,不可以站在个人经验上来作最终的权威和判断,因为你不知道圣灵将来在你身上还有怎样的成就,这是你看不到的。我们必须要站在圣经的应许、上帝的大能,站在善恶之争中最终要彻底根除罪的原则上,来看问题。

    预言之灵在《历代愿望》第五十章第3段说:“人对真理的领悟和尊重,多赖于真心诚意,而不在于什么理智高下。我们必须接受真理到心灵的深处,使意志归顺真理。倘若真理仅仅是理智的问题,那么心中的骄傲就不至于阻挡人领受真理。事实上,人必须先有主的恩典在心中作工,并把上帝的灵所指出的一切罪完全弃绝,然后才能领受真理。尽管人有再好的机会来获得真理的知识,倘若不敞开心门来接受真理,并放弃一切违反真理原则的习惯和行为,这些机会对人最终是无益的。对那些诚心愿意明白且遵循上帝的旨意,并诚心顺服祂的人,真理就必显明为上帝拯救的大能。”靠着圣灵的帮助,靠着基督的恩典,祂能让我们在基督里八风吹不动。“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加2:20)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儿。对于善恶之争的原则的把握和应用,不单只是在曾经探讨过的大的问题上面,最核心的问题——善恶之争的框架原则,对我们正确理解圣经的基本教导都是有帮助的。让我们都谦卑在主的面前,不要认为自己在某一个题目上什么都看过,什么都查过了。

    孔子教导人,他很会说比喻的。他那里有一桶水,有两根绳子粘在边上,你就把缸里的水舀到斗里边,水一满它就溢出来了。“满招损,谦受益”,古训历来如此。探讨圣经任何一个问题,想要明白和理解圣经,都要防止这种满的态度。只要一满,我们就与圣灵无关了,一切纯粹地活在自己的理性和逻辑之中。而我们的理性和逻辑是何等的不可靠。这个理性谁检验过吗?不可靠的。所以,通过今天的查考,希望把握这个原则,重回圣经的权威,放弃自己的经验作为理解的根基和权威指导的原则。

    结束祷告

     
     

    天父,我们满心地感谢赞美主你的恩典!我们感谢主,在永恒的岁月中间,虽然出现了短暂的善恶之争,但是主啊,你制定了救赎的计划,能够一揽子解决问题,让宇宙长治久安。让我们学会把握这个原则,来体会、理解圣经中每一个重大的真理课题,也让我们去掉一切自满的心理,让我们谦卑于主的话语之前。献上祷告,奉基督圣名!阿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