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福音布道 > 散道收集 >
  • 文章列表: 婚姻与天国 王敬之 | 末世论 王敬之 | 人生四境 王敬之 | 什么是教育? 王敬之 | 约伯的信心 王敬之 | 怎样把握圣经 王敬之 | 点亮陌生人的灯 | 你和你的全家 | 耶稣为何而来 | 因信称义与灵魂不朽 | 基督徒:江湖好汉还是武林英 | 解读《诗经、周颂、敬之》 | 翘首古今圣人梦 | 新中华文明论坛2023问题解答 | 耕耘与守望 | 把握圣经主线条 | 从《诗经?周颂?敬之》说起 | 圣经的总框架 | 白话三天使信息 | 圣经的整体观与局部视角 | 人生驿站:诗与远方 | 留意圣经自己的解释 | 记念安息日的七个理由 | 农业是一切教育之本 | 不再记念? | 创造主及其创造 | 存完全的心? | 代祷与宣教 | 福音遍天下 | 印度印象 | 斯里兰卡探访 | 宣教之旅的启示 | 回应《基督复临安息日8个异端 | 劝学 | 部分与整体 | 如何向佛教徒传福音 | 中华圣工史 | 瓦格纳兵变看善恶之争 | 从高考志愿谈人生志向 | 从高考志愿谈人生志向 | 从高考志愿谈人生志向 | 从高考志愿谈人生志向 | 人工智能而来的启示 | 钢锯岭英雄(二) | 新加坡布道会 | 以弗所書主题下的夫妻合一 | 地狱之火 | 琼斯长老“因信称义”1 | 琼斯长老“因信称义”2 | 琼斯长老“因信称义”3 | 琼斯长老“因信称义”4 | 琼斯长老“因信称义”5 | 上帝的使命与我的使命 |
  • 宣教之旅的启示(太28:19-20)23.3.24

     

    主题经文:

    太28:19-20  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各位弟兄姐妹,各位主内的家人,大家平安。感谢主带领我们进入新的安息日,在这一次的安息日,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这一趟宣教之旅。从3月14号去马来西亚,然后去孟加拉,然后又从孟加拉到泰国,在泰国开完布道会又去印度,印度的文化之旅之后又来到斯里兰卡,那么到昨天就经新加坡回到了菲律宾。整个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边也看了很多,走了很多地方,也有一些感受,那么今天就借着这个机会跟大家做一些分享。

    开始祷告:天父上帝,我们满心感谢赞美主你的恩典,感谢你的慈爱,感谢主将我们安置在末后的时代,将我们带到你的真理之中,带入你的余民教会。主我们在今天所处的世界,与末后的时间是这样的接近,世界的需要是这样的迫切,恳求您藉着我们今天晚上的分享,也能再度激发我们的热心。我们献上祷告,奉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我这次的行程主要是做一些培训和鼓励。我们所走过的国家主要是在南亚太分会下面的一些国家,包括马来西亚、孟加拉、泰国、斯里兰卡、新加坡、菲律宾都是南亚太分会辖区内的国家,印度是属于另外的一个分会的国家。我们在这段时间的行程中间,除了分享、激励大家,以「我愿意去」为主题,我们提出了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世界的需要和我们应有的准备。

    实际这一次的训练,我接触的人也是多个方面:在马来西亚都是联合会这个级别的干事和宣教方面的负责人。在泰国是对外的布道会,在印度是和世界各地负责宣教方面的一些干事在一起,就是对印度教在印度的布道工作的一个熟悉,参观印度的文化,我们在孟加拉之前我也给大家有介绍,也是做一些训练,是培训我们在那里的牧师们。最后我们到了斯里兰卡探访,然后也是做了两天的培训,无论是教会的干事,还是普通的牧师,还是对外的布道,其实都有一个核心的主题。

    我要传的信息它有一个标准,有一节主要的经文,这节经文出自于马太福音第24章第37节说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降临也要怎样。他就把整个人类在恩门关闭之前所要发生的事件,就用两个事件进行连接,一个就是洪水的时代,人们要做预备。挪亚传洪水的警告,120年你觉得有什么征兆吗?什么征兆都没有,没有下过雨,天上没有出现彩虹,没有任何这方面的征兆,世界和创世以来都是一样,这个就像我们在彼得书里边所看到的,说从创世以来世界就这个样子,没有什么变化,没有看见乌云滚滚的,没有看见雷雨—不存在这样的现象,你怎么说一下大雨要把地面全部淹没,这怎么可能。所以当时的社会是不信,我就在整个行程中间体会挪亚他的信心,他讲了一道一点征兆都没有的信息,唯一的提醒在世人的眼中就是突发奇想,来造一个谁也没见过的庞然大物,号曰方舟。所以没有人进去,除了挪亚一家8口人以外,没有人进去。

    在末后的时代情况不一样,这个时候有时代的征兆,既出现了自然的征兆,也出现了宗教界的征兆,而这个征兆已经出现了,让我们相信在征兆的背后,必然沿着两条线索有重大的发展。第一条在自然方面的灾难会越来越加剧;另外一方面,在宗教上的欺骗,宗教上的这种角力会越来越加剧。这两条线索至少今天还有一些征兆。换句话来说,我们今天宣教的工作实际上比挪亚的工作要来得容易一些,它至少有征兆表明。

    而且还有一件事情:就是挪亚时代世界留下的洪水的记号,它是一个铁证,虽然今天有进化论,对世界的化石、对这些不同的岩积层有不同的解释,但是这个世界曾经历了这样一场浩劫,这是一个现实,所以今天我们从征兆上来说,应该更是有据可查,而且还写在《圣经》里面,挪亚的时候连《圣经》都没有,今天我们还有书可以对照。

    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圣经和布道,我最后找到这样一条简洁的线索: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再来的日子也是这样。挪亚的时代会有一个恩门的关闭,那么到这个时代也会有一个恩门的关闭,恩门一关挪亚的时代洪水就来了,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恩门一关七大灾就要出现,所以每一个人都应当被提醒,要学习,要了解怎么样来脱离大灾难,这个是激励我们来传福音的一个根本。

    我在整个行程中间,可以说有住的条件很舒适的,也有住的很艰难的,多半是艰难的比较多。这次的行程大部分都是在路上看到各个国家的需要,相较之下中国的情况还稍微好一点。这么多的需要,而每一个地方的福音的传开,都非常受到限制,不是看上去那么火热。

    预言之灵说我们教会是什么?为什么而设立的?教会乃是上帝为要拯救人类而设的机构,它是为服务而组织的,它的使命乃是将福音传遍天下。上帝从起初就已计划要借他的教会,向世人反映出他的丰盛与完全。教会的教友,就是他所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的人,都要显出他的荣耀来。教会是基督丰富恩典的宝藏库,上帝大爱最后与完全的表现,终必经由教会而彰显,甚至要向“天上执政的、掌权的”彰显出来。(弗3:10){《使徒行述》第1章 第1段 }这段话说得非常的全面,他把教会设立的宗旨使命,以及教友们自身要达到的境界,和他们要做的工作一一的加以诠释。

    教会福音传播的园地非常广大。在《使徒行述》里边也讲了,在上帝的国里并无疆域,阶级,贵贱之分;因此他们必须到万民那里去,将救主之爱的信息传与他们。{《使徒行述》第12章 第9段 }每一个国家它的国情都是不一样,但是所有人的需要又完全是一样,我们都需要基督的恩典,都需要上帝的救恩。无论高低贵贱,无论肤色、种族、国家,我们都是同样的需要上帝之爱。我们在末后的信息也都一样,就每个人必须获得上帝的印才是最后的护身符。挪亚的时代要进入方舟,才是脱离当时要来的艰难的最大保护,那今天唯一的安全之所就是要有上帝的印,就是要有上帝的印作护身符。

    我在整个走的过程中间发现的文化、宗教各不一样,他们所继承的传统也是不同的,比方说马来西亚和孟加拉,它是属于伊斯兰教的国家,伊斯兰教的文化在这里是非常的盛行,伊斯兰教国他们也有他们的特征,比方说他们禁酒,我就发现人的罪性、人性本身是相同的。伊斯兰教国虽然没有公开的酗酒,但是抽烟他没有禁,所以很多人抽烟,特别是在孟加拉国家抽烟的人非常的多,他们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挑战。

    第二个,就是他们不太容易接受耶稣,虽然说我们在古兰经里边,耶稣的名字比穆罕默德的名字出现的次数要多,但是把他接受为上帝之子也不太容易,甚至说他在十字架上牺牲,对于伊斯兰教来讲都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所以如何打破这中间的这种障碍,这个是我们在这些文化下面传福音所应当去考虑的。另外的像泰国、斯里兰卡,这个是佛教的国家,都是所谓的南传佛教的国家。佛教从尼泊尔开始,在古印度可以说是佛教的建立,那么后来又从印度传传到了斯里兰卡,斯里兰卡的阿育王,作为真正的把佛教传开的一个最重要的人物。阿育王接受佛教以后,把佛教传到了泰国等,缅甸派他以国家的形式对外宣教--佛教传开。佛教国家的人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安静,教会的教友他们都比较安静,不像其它一些文化下的人比较浮躁,或者说容易兴奋,他是比较安静的。在这样的文化之下,他也遇到了一个传福音的瓶颈。我们的牧师,我们的传道人他们也比较安静,他们也就做自己分内的事,做完以后啥事都不管了。把教堂准备一下讲道啊,把教堂管理好,有时候探望一下,有时不探望,基本上是做这样的工作,就是按部就班。这是我看到的最令人担忧的一件事情,就是缺乏主动对外宣教这样一种自觉性。

    像印度它是一个文化的大家,既有印度教,又有现在的佛教。这两个都是从印度出来,印度人对于佛教的看法,他不认为佛教是一个单独的宗教,他把它归纳为印度教的一种改革,就好像我们说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一样,所以有一些议题说佛教在印度是衰落,但印度人他们也不完全这么看,他就觉得这个是印度教的一种改革,是印度教的一种变革的精神。当然学术界可以一直争下去,但是学术界和这些地方实际的文化没有太大的关系,学者之间争论争论也无所谓,不影响大家,不影响当时当地的文化。

    像新加坡这个国家,它是一个很世俗化又很现代化,高度法治的国家,它又呈现出另外的一番特征。菲律宾是一个基督教的国家,是一个以天主教为主的国家。菲律宾热带的气候也铸造成他们这种乐天派,很快乐。

    我走一圈下来有一个大的感受,确确实实是宣教的需要非常大,就是说我们整个教会需要觉醒,觉醒什么呢?要去传福音,我们很容易自己抱团,查圣经,讨论教义,这个是比较容易做的一件事情。因为已经有共同语言了,有共同的基础,容易在这一方面形成一个小团体,但是我们教会还不是为这一个目标来设立的,他的目标他是要把福音传遍天下,这个是教会设立的这么一个目标,他的使命是将福音传遍天下,上帝要借着他的教会,来向世人反映他的丰盛与完全。教会的教友,既然是自己曾经从黑暗中间走近这奇妙的光明,那么就要把照耀在自己身上的上帝的荣耀表现出来,这个是教会设立的一个目的。而且它在整个过程中间,它有一条红线要贯穿—就是上帝的爱,上帝的爱可不可以用文字来表现呢?整本《圣经》就是用文字表现上帝的爱,但是光是用文字可能还不够,文字的东西纸上得来终觉浅,我们总是写所谓爱情的话,它还是不够的,它还是需要有具体的实践,实际生活化的爱的表现。所以我们作为教会,我觉得我们要重新来把传福音摆在首位,学多少就要去传多少,我们很容易进入一个就是我们内部不断的研究越深入,这个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它会走到一个单项,我常常认为我们基督徒他应该是三足鼎立,他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我们当然是要学习《圣经》,第二个方面,我们就是要武装自己,让自己要改变,被圣灵改变。那么这两个方面够不够?还不够,还必须有第三个方面,第三个方面就是要让世人改变,要把福音带给世界。

    我偶尔看小视频,我老早听说上海复旦大学有一位姓陈的教授,他讲人生就两件事情:让自己活、也让别人活。在英文世界,早早就这么讲,让自己活、让别人活。那么孔子老早就讲了,什么叫仁爱?己欲利而利于人,己欲达而达于人。我们自己得到的东西,我们同样的希望别人也得到。我们得到永生,得到天国的盼望,需要把这样的盼望分享给别人。我常常想,今天有很多人分享发财的机会,激励其他的人,当然钱财很容易激起人的欲望,我们也应该有同样的热忱,我们得到了这么大的福分,就把这个福分分享出去。

    所以我们要从三个方面来构造自己的生活。说的冠冕堂皇一点,学术化一点,第一个就是神学,比方说我们圣经学习,第二个方面自己的生活的改变,品格的改变,在基督里的建造。第三个方面对外传福音,这三条腿缺一条都不行,所以它一定是全部存在,而且宣教永远是神学之母,你不对外传福音,没有碰到不同的状况,你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自己关在自己的房间里,在象牙塔中间提一些问题,我就不说哪些书籍这样说的话,有一点不恭敬,但是实际上我们现在很多的书籍,他设想的那些问题,你一看就很幼稚,就是没有去做过的,没有跟世界有什么接触,在自己的书斋里面想出来的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还不错,但是很多问题就太书面化、书生气对吧!

    没有生活基础,你一看就知道这个人他触及不到什么,所以我在斯里兰卡的培训中间,我就提到了一个问题:我觉得我们的安息日学他应当结合本地的需要,不能够全世界千篇一律学一样东西。每一个地方它的文化、习俗、语言、现实的情况,教会的情况,它是不一样的,是需要改变的,所以需要有变化,至少我们加入一个元素,就是不要说教会统一的计划不好,至少应该加入这么一个元素才是合适的。

    所以第一条应该是把宣教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把宣传摆在重要的地位,我们整个人事的关系,我们关心的事情就会发生变化了。我在这里注意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我无论是在教会领袖中间的培训,还是给普通牧师的培训中间,都发现了一个大家对于教会的一些学者的书籍观点很关注,但是对于自己所处的国家民族的普通人的文化,普通人的需要,他们的宗教并不了解,也没有花时间去了解。我们其实在这一方面预言之灵是有一些说法的,我之前也给大家介绍过,为什么说母语对于一个青年人来说,充分的学习,正确使用本国语言,其价值要远远的超过你学一点外语就忽略本国语言的效果。所以一些连母语都说不好的人居然想学外语,这个不合适。而且母语,里边是包含了自己的文化在里面。所以这是我得到的第二个启示。第一个启示:就是要 把传福音放在首要的位置,它能够激发我们学习《圣经》的热忱,他能够让我们自觉地检查自己,去恳求圣灵对我们做出改变。他让我们看到我们自己的不足和需要,尽量学习去满足别人的需要,去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把思维的重点从我的需要变为人的需要。而当我去满足人的需要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需要全部得到满足,而且比单纯的寻求自己的需要能获得更大的满足。

    我就常常比较我自己,我其实不是所谓的“圣经学者”,但是上帝给了我很多《圣经》上的看见,因为我的注意力就是关注我要传福音的对象,藉这个来促进自己,书到用时方恨少,你常常去用的话,它一定会推动你回来再进一步的学习,进一步的改变。

    第二个方面:就是学习本国的语言文化,了解自己的听众对象,我觉得这一个是需要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我在斯里兰卡就发现这些牧师生活在一个佛教的国家,但是对于佛教知之甚少,也没有人愿意去学习。我每次去那里我就是买一大堆的书,我为什么要买这些书?因为我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去培养他们的孩子的。我这一次又买了从幼稚园一直到高中十二年级的三套佛教的书籍,我就想知道一下他们是怎么样把佛教的概念让他的学生学了?学了哪些东西?怎么样循序渐进教的?我就想去了解他们怎么做的。不这样的话,当然我了解一些中国人的做法,但是我不了解斯里兰卡是怎么做的,所以我就去看了以后,然后把这些东西给大家分享。

    在整个培训的时候,我提出一个要求、一个建议供这些牧师们参考,建议非常简单,不要去关注所谓的学者,不要去追(捧)这些学者,他们有不同的观点,他们得不得救跟你没有关系。你要把注意力放在你周围的人身上,多多的去了解他们,去了解他们的思维,他们的需要,他们的语言、文化、习俗,以及怎样能更好的融入到他们中间,这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如果我们整个重点发生改变,你觉得我们宣教的工作会不会有新的一个突破?这里说到斯里兰卡人,同样对于中国人也是这样,我们应当了解什么?我们在中国环境之下,我们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了解。很多人现在退休了,比如说到了退休年龄,这些人他们都有退休金,他们就觉得我端的是什么什么的碗是吧?我不能随意丢掉它,显得我不尊重,不光是饭碗的问题,有个感恩的问题。你要去了解他们的需要,你怎样来跟他说,我们不是让你脱离什么,我们是希望你得到更好的,上帝给我们预备了更好的东西。

    对一些年轻人,他们有什么需要?对于一些年轻的独生子女,现在他们都开始结婚做父母了,那么他们的需要又是什么?他们的文化中间缺乏什么?他们的挑战是什么?他们的压力是什么?我们怎样去帮助他们,还是说去讲一个教义就完了?讲个教义也不难,因为理论上的推导并不困难,实践却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的关注方向,可能也要发生一个新的改变,让我们把重心放在我们周围的人身上,去了解他们的需要,你要去宣教,你不了解他们,那是不容易做好这件事情的。

    不是说在中国每个人都必须学国学,但是我们现在在这样一个价值观全面崩溃的情形之下,先让他去接受一些已经在心中愿意接受,容易承认的权威,然后再建立桥梁,把他引到上帝的面前,引到十字架下面,愿意做出全然的改变,愿意让属天的启示成为人生的指南,这个是一个顺水推舟的过程。

    所以我们要因势利导,你得搞清楚那个是什么?是不是?只有这个是我的一个非常大的感受,就是说我们在教会里的这些牧长基本上不关心周围的人,基本上是这样。我去了这么多国家都是这样的,不要说我讲的话不好听,难听是吧?真的都是这样,我们逐步和社会隔绝了。耶稣在祷告中都说了,说我不求他们脱离世界,我们在世界,但是不要属于世界。当然这个世界既是外面的世界,也是指着自我,也是指着我们人自己,这世界就是由我这样的人所组成的,我应该去关心这些人,把它提到一个高度,这样我们的宣教才会有新的一个方向,新的果效。

    第三个启示:也就是要不拘一格,这是方法论上的一个认识,用怎样的方式,各个国家都是不一样的。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到印度,我就看到印度它有自己的悠久的文化,我们通过学习《圣经》,我们就了解到,其实上帝的话语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口述的传统,然后才有笔译书写的《圣经》,在末后还有预言之灵,这三个都是。

    当然印度文化后来经历了很多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间你怎样去对待它?这个是需要有智慧的,我在以前的分享中给大家看了,在印度、在孟加拉这些国家,他们所弹奏的乐器,教会里基本上没有钢琴,它就是那样一个可以一个人一背,背到肩上那种风琴,小钢琴,你说叫小钢琴也行,也不贵,人民币1000多块钱就够了,他把它移风移俗对吧?西洋乐器它在用本地的方式做出改变,然后广泛的传播,所以你要去研究它是怎么样做的。

    我在印度有一个启发,就是印度人他们是尊重上师的,他叫古儒--“guru”,这些人的方式有大量的追随者,我们现在就按照从美国传过来的方式开布道会,我去了印度最古老的一个我们教会教堂,旁边有个学校,现在一两千学生,教堂里面六十多个人,你想想比例差了多远,为什么?他这边(教堂)全部用西洋的方式。所以我就纳闷,就提了一个问题,我说你们西洋人现在都按照印度人的这种上师的方式,你们也会有大量的追随者,印度的所有的guru没有一个是按西洋方式来的,为什么我们的教会不能够学学他们的方法呢?

    所以要学习具体的文化,要采用具体的不同的方法,不拘一格,在中国这么大的版图,城市乡村、南方北方、湖边、海边、山区都有不同的方式,都有不同的文化,难道都应该采用一样的方式吗?应该是有所区别的,应该向本地多多的学习和思考。

    最后第四个方面:那就是要不怕吃苦,叫殷勤作工,圣经里讲,我们要殷勤作工,真的是要殷勤作工,去教堂,不是一件任务,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情,我们有一个地方按时去,不困难,但是你要去看望你所传福音的对象,去拜访他们,去约他们,想着法子接触,这个需要殷勤。有些还很远,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见一面,这个真的是要不怕辛苦,殷勤作工,这个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天助自助者,皇天不负有心人,我们这样努力去做时,上帝必定会把得救的人多多加给教会,所以我想这个方面就很直白,不用多说,在这个中间肯定要遇到很多的困难需要去克服,说起来很容易,但是你要真正经历到那些车上的危险,路又不好走,住房条件差,吃也吃不惯,睡也睡不好,苍蝇蚊子,还有各样的东西,你经历以后,很多的事情就慢慢的看淡了,就会给自己带来一些新的改变和认识。一个年轻女子讲究,这个是很自然的,爱美、臭美都可以,真正做了妈妈以后,很多事情都得自己来,很多的东西会改变的,她也没有时间再做之前想要做的事情,当你的重心发生偏移的时候,你的生活会发生改变。

    今天我利用这个时间把宣教带来的一些启示,通过这四点跟大家作一个简单的汇报、分享,彼此的共勉。相信当我们的方向发生转变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我们的方法,我们的精神,我们个人的品格,我们个人想学习的内容,这一切都会随之发生改变。愿主帮助我们回到耶稣最后给我们的大使命。

    太28:19-20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我们要去宣教的园地,去把万民领到上帝的殿中,这就是我们的使命。

    虽然这并不是什么新的教训,但是它让我们常常得到提醒,重新的把它摆在我们基督徒生活的最重要的位置。好,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

    结束祷告:天父上帝,我们满心的感谢赞美主你的恩典,感谢你的慈爱,感谢你呼召我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让我们从世界来到你的余民教会,愿主也将这样宣教的使命,宣教的热忱,宣教的动力都放在我们心中,改变我们,改变我们关注的对象,改变我们关注的重点,改变我们的方式,改变我们的人生,让更多的人因着我们的改变而能分享天国的喜乐,天国的荣耀。我们献上感恩,祈求祷告,奉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