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现代真理 > 回归信仰的根基与柱石 >
  • 文章列表: 第1讲复临运动的昨天和今天 | 2中国安息日会的历史和现状 | 3复临信仰根基与柱石 | 第4讲 圣经及其解释 | 第5经文证明法与历史解经法 | 6法国大革命与现代西方学术的 | 7威廉米勒尔的解经原则 | 8米勒尔所发现的重要真理 | 9纵览圣经到1843 | 10复临运动图表 | 11但以理书第8章简说 | 第12讲 夜半呼声 | 第13讲 两块版 | 第14讲 创造与救赎 | 第15讲 救赎的奥秘 | 16但八章10-14节 | 17查案审判 | 第18讲太24章和末后大事 | 第19讲末后事件的顺序 | 第20讲 基督的人性 | 21善恶之争与基督的人性 | 第22讲 因信称义 | 第23讲 再访上帝的生命之律 | 第24讲 大光与小光 |
  • 第3讲 复临信仰根基与柱石

     

    【回归篇】第三讲 复临信仰根基与柱石 

    1884年的过去,伴随着一系列重大的事件,在我们惊异的眼前展示了天上圣所的洁净,确定了上帝地上子民的关系,发布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位天使的信息,展开了旗帜,上面写着“上帝的诫命和耶稣的真道”。在这信息之下的路标之一就是热爱真理的上帝子民看到天上上帝的殿,以及装有上帝律法的约柜。第四诫条安息日的亮光强烈地照耀在违犯上帝律法之人的道路上。作恶的必然灭亡,这就是古老的路标。我想不出古老的路标还有什么别的意思。所谓挪移古老路标的说法是凭空想象的。{CW30.2}

     

    一、引言

    今天分享的是第三讲,回归复临信仰的根基与柱石。要来探讨一下,我们信仰的根基。配图是意大利比萨大教堂的广场,图上的这个塔就是著名的比萨斜塔,也是意大利很有特色的一个建筑。比萨斜塔始建于1173年,原本为垂直设计,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便由于地基和土层松软而倾斜。几百年来,工程时断时续,到二百年后的1372年终于完工,但塔身倾斜向东南。数百年来,虽然不断的修缮,但仍未能抑制持续性的倾斜。到1990年1月7日被迫停止向游客开放,后来经过研究,认为倾斜的原因是由于地基的土质沙化和和下沉,导致塔身倾斜。他们研究在维修的过程中间,既要保持塔身的美丽又要保持坚固,维修是有难度的。在二十世纪以后,技术上发生了大的变化,一方面要阻止塔继续倾斜,另一方面要找到新的材料把他的根基完全修缮,九零年以后经过十二年的修缮,耗资达到了2500万美万,在根基上插入材料以改善根基,塔身被扶正了44厘米,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专家认为只要不出现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经过修复的比萨斜塔三百年内将不会出现问题。2001年12月15日起比萨斜塔再次向游人开放。

    比萨斜塔带给我们的启示:根基不正必致倾斜。如果根基不正,必然会倒塌。如果信仰的根基出现问题,那义人应该做什么呢?应该先把根基扶正!在《圣经》里面传了几个信息。有一个教会“倾倒了,倾倒了”,她是在什么地方倾倒的呢?恐怕是在根基上出问题了。而比萨斜塔带给我们另外一个启示是,根基也有可能被扶正。希望读者们愿意花一些时间,和我共同来研究一下我们信仰最核心的一个根基。

    21世纪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信仰时代,在教会里边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这个声音虽然是个别的现象,在整个教会不是说有多大的代表性,但的确对一部份人造成了影响。随着这个多元化的社会的发展,我们信仰的根基也出现了多元化的方向。比方说有一些人的信仰是依据传统,于是大家就按着这个来,某一些人的信仰是建立在传统的根基上。有些人的信仰是建立在习俗上,我们祖上传下来就是这个习俗,所以他是以习俗为根基的,还有人的信仰,它是建立在神迹奇事上的,它的创始人能够做一些常人做不到的事情。

    我上大学的时候经常帮助一个同宿舍人学习,这个同学在毕业之前跟我说:小王,你给我的帮助很大,我怎么感谢你呢?这样吧,我传一个法术给你。趁同学都出去了,他就在宿舍里传给我一个法术,讲得很认真,我也听得很真切。这个法术,还挺管用,叫做“九龙下水”,就是吃东西噎着了,拿碗装点儿水,手上一比划,喝下去就好了。但用这个法术有一个忌讳:不能吃狗肉。有次我和一个同学下棋,下到正起劲的时候,请另一个同学帮忙去买份饭,他买的是狗肉,我也不知道,吃了,法术也就失效了。这就是说有些人能发一些神功,行一些奇事,造成一部分人以这个为信仰的根基。还有人以古代经典为信仰的根基,特别是现今,出现了“国学热”,以传统的儒家经典,或者佛教经典,甚至是自创的一套理论为信仰根基。

    我们基督教很明显就是以经典为根基的,但我们先看一下天主教的信仰根基究竟是什么。

    二、天主教的信仰根基

    《启示》宪章第二章论天主启示的传授,第三章说明圣经的灵感及其诠释。第10号撮述了天主教的立场:“圣传、圣经及教会训导权,按天主极明智的计画,彼此相辅相成,三者缺一不可,并且三者按各自的方式,在同一圣神的推动下,同时有效的促进人灵的救援。”这三者缺一不可,并且三者按各自的方式,在同一圣神的推动下,同时有效地促进人灵的救援。所以天主教的信仰有三个根基:圣传、圣经、教会的训导权。

    天主教的《圣经》和我们的圣经并不一样,旧约有46卷,新约有39卷,共85卷。“圣传”是指耶稣的宗徒们(使徒们)留下的传统,被视为永无谬误,与圣经有同等的价值,这些就构成了天主教会的传统。天主教认为:圣经不是天主对祂教会做出启示的唯一神学泉源。圣经与圣传并行,口述启示与笔录启示并行,这记载在天主教的百科全书里面。另外他们还有教会训导权,什么叫教会训导权呢?天主教认为,主耶稣建立了教会,并特别托付西满伯多禄(西门彼得)管理天国之门和束缚、释放的权力。当伯多禄及其继承人运用这种权力,宣布信德或伦理生活的真理时,所行使的就是教会训导权,是与圣经、圣传同等,永无谬误的,并且认为这种权力也托付给与彼得联合在一起的宗徒们和他们的继承人。

    这里特别提一下,去年我和一个耶稣会的神父坐同一架飞机,到西安时不能降落,备降到了成都,已经是夜里2点多了,航空公司安排我和他两人住了一个房间。第二天早上吃饭前我在那祷告,他看到就问:你是否有宗教信仰?我说有。他又问:你是什么信仰?我说:复临信徒,你呢?他说:我是耶稣会的神父。之前我从来没有和耶稣会的人接触过,现在居然和他们的神父住在一个房间。在饭桌上我问他:教宗讲了很多话,教宗讲的话是不是真的都没有错误?他说也不是这样的。在行使使徒传下来的权利时,是永无谬误的。我就顺便问了一下,九六年的时候我去美国,当时约翰保罗二世访问美国,到了纽约,从纽约出发到华盛顿,去戴维营和美国总统见面。当教皇的飞机起飞时,纽约的大主教说了一句话:这真是我们在天上的父!教皇飞到天上,就说这是我们在天上的父。第二天的纽约时报上作为一个大标题出现了:“我们在天上的父”。我就问那位神父,这件事你怎么看?他说,那位纽约大主教不是神学家,不懂乱说的。他强调说,教会的训导权不是随随便便用的,继承人要祷告,宣布用这个训导权时才有效。

    天主教的三大根基是否可靠呢?我们也相信圣经是上帝启示的,可是这个圣传从彼得那里传下来,经过了一代又一代的口传,如何保证无误呢?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玩过一个游戏,几个人站一排,说一句话从第一个人传给第二个人,然后第二个人传给第三个人,传到最后一个再和第一个人比较一下,会发现出入很大。这说明圣传在传承过程中很容易出问题,至少可以说有出问题的可能性。而教会训导权,在一般的基督教会是不接受的,毕竟教宗是一个行政领袖,怎么可能会没有错误呢?

    天主教为了巩固和传扬他们的信仰,曾经拟合出《使徒信经》,也叫做《宗徒信经》,是基督教三大传统信经之一。《宗徒信经》被认为是早期基督教信仰的叙述。据考证,可能是出现在公元一到二世纪。据传说,《使徒信经》一共有十二条,是由十二门徒一人说一条。这个可能性也不大,因为当时门徒都分散到各地去了。十二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相信全能的天父,用来对抗马吉安派。第二部分:相信耶稣基督是真人真天主,用来对抗嗣子论、幻影说、神格唯一论。第三部分:相信圣神,唯一教会(大公教会)、赦罪及复活之恩,等等。看一下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的中文版本:

     


         “圣而公之教会”就是唯一教会,大公教会,就是天主教会。不管今天把它解释成什么,当初订立使徒信经的时候只有一个教会,就是天主教会,历史事实。现在在我们基督复临安息日会里也有一些教会在教堂挂着使徒信经,聚会前背诵,用来代替基本信仰。可是这个“圣而公之教会”是指的天主教会,你在背《使徒信经》的时候,你信的是哪个教会呢?有人就解释说这是指余民教会。不对,这是你自己的解释,人家定下来的不是这个意思,你没办法改变它的原意。你

    我们来比较一下,耶稣在《圣经》里面提出了八福:

     

    这是耶稣提出的,可以说这也是我们的一种信仰宣言。如果和《使徒信经》比较一下,你就会发现,这两种信仰宣言有很大的区别。前面的《使徒信经》都是概念性的陈述,也就是我相信、我同意这个观点,但找不出一条指示人行为上应该怎么做。耶稣的“八福”却没有告诉人应该信什么,而是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人应该怎么做”这才是你的基本信仰。你同意或不同意一个方案,这个不是。虚心、哀恸、温柔、饥渴慕义、怜恤人、清心、使人和睦统统都是动作。为义受逼迫,还不光是个人的行为,还涉及到他在社会上所受到的遭遇。耶稣提出来的信仰宣言是完全落实在人的动作、行为和为人。我们打开《圣经》,上帝花了1600年的时间启示这本《圣经》,但他没有给这些听从圣经的团体起一个名字,从旧约到新约都没有。为什么会没有名字?不需要。因为信仰就是人生,圣经告诉我们的是人生的方方面面,做人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这就是生命。

    “基督徒”这个名字是出现在使徒时代对安提阿教会,是外邦人称呼这帮跟从耶稣的人为基督徒,然后再进一步把他们的宗教称为“基督教”。若一定要在圣经给这个宗教找个名字也不是没有,彼得有一次对耶稣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跟从谁呢?如果一定要有一个名字,那这个名字就叫做“永生之道”。约翰壹书一开篇第一句话就讲到:“原有的生命之道已经传给我们了,我们现在传给你。”我们所信的是什么?是生命之道,是关于生命的真理。对教会来说,名字不是关键,上帝特意不给名字,在1600年的启示中有意地避开了。而且这本圣经里面里边找不到条条框框的信条。从摩西五经到保罗的书信,都是教人如何为人处事。

    文革时代有句话:“要做一个先进的人,不仅要组织上入党,思想上入党,而且行为上也要入党。”很多人不就是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没有入党,行为上更没有入党。我们信耶稣,不仅仅是思想上,或者理论上,而是落实到行为。天主教订立了《使徒信经》,教会就出现分裂了。

    怀雅各和拉弗波尔是教会早期的先驱。怀爱伦把怀雅各称为安息日会的摩西,把拉弗波尔比作安息日会的以利亚。1907年,他们两人一起写了一篇文章,上面说: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早期的先贤们,在讨论罗马天主教是如何“设立那行毁坏可憎之物”的时候,总结出了他们走过度“背道五步曲”,使教会逐步地变成了一个“兽”。

    第一步:用人为的词句,而不是耶和华的话来制定信经或信条。我们如果用人的词语作为自己的信仰根基,说我这是总结圣经,但这毕竟是人写的,不是启示。

    第二步:以此人制定的信条为信徒交通的试验,谴责所有不同意这种信条上的具体词句的人为异端邪说。也就是说,和我立场相同就不是异端,不同就是异端。

    第三步:以信条为检验一切异端邪说的尺子。许多被定为异端的人,常常比那些定他们有罪的人的信仰更接近圣经,之是不同意人定的信条。

    第四步:以自己为裁定异端的裁判所,将不赞同信仰的人排除出外。不仅剥夺被认定为异端者的教会权益,同时,还宣布这些人为火湖的对象,建立了一个异端裁判机构。

    第五步:这样在心里杀了这些不同意他们之信条的人之后,再煽动政治势力对那些被他们宣布为不适合留在世人的人用刀剑、饥饿、火焰、野兽等手段去折磨、杀害他们。

    这就是早期的先驱们做看到的天主教走过的背道路线,简化一下这“背道五步曲”:

    1.制定信经或信条;

    2.以此信条为信徒相通的试验;

    3.以此信条为测验异端的标准;

    4.据此信条排斥异见者;

    5.获取世俗势力,施行逼迫。

     

    三、新教的信仰基础

    新教是由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罗马天主教会的教会和基督徒形成的一系列新宗派的统称。兴起的标志性事件是在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把谴责天主教的95条信仰条款钉在一个教堂门上,揭开了新教的改革序幕。以马丁路德为首的宗教改革运动,提出了“唯独圣经”的口号,奠定了以圣经作为基督教新教信仰根基的基础。

     

     

    新教既然是建立在“唯独圣经”的基础上,罗马天主教就提了一个批判:新教信仰以圣经为基础,既然这圣经是我们编的,那新教又何必从我们教会分裂出去?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来明白:究竟是圣经催生了教会?还是叫教会汇编了圣经?我的答复是:圣经虽是经由教会汇编而成,但圣经的权威来源并不在于教会。因为决定何为正典,哪一卷能够被收进圣经,是由上帝所启示的圣经内容本身决定的。教会不过是在圣经各分卷里边统一发现了这个原则,再运用这原则将圣经整本整合到一起而已。因此,我们不认为教会的权威高过圣经,教会汇编圣经,是在圣灵的启示做的事情。

    新教虽然宣称以圣经为信仰的根基,但是新教的信仰根基并没有彻底回归圣经。马丁路德作为一个宗教改革的风云人物,他带来了一个新时代,把人们的注意力从教会权威带到上帝的恩典面前,以此推翻了教廷的权威。他们认为,天主教会的权威不能凌驾于圣经之上。

    但马丁路德也不是一个完全人,他把天主教的权威推翻了之后,原来凌驾于圣经之上的权威就空了,但这个位置马上被马丁路德自己替代了。结果是马丁路德用自己的权威,代替了天主教的权威。他认为雅各书和他理解的因信称义有矛盾,因此雅各书不能收进圣经,把自己的权威置于圣经之上。他还认为启示录、希伯来书、犹大书都有类似的问题,要把他们和次经一同列为圣经附录(《中国基督教基础知识》,由卓新平主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出版)。

    如此看来,马丁路德提出“唯独圣经”,但自己对圣经又有一套个人的看法,他对《启示录》的态度和瑞士、荷兰的宗教改革家以及加尔文都非常相似。(目前,在我们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内部,有一派人很崇尚加尔文的神学思想。加尔文对启示录的态度,说明他的圣经观也有问题,所以说新教信仰的根基并不牢固。他们提出“唯独圣经”,但对圣经本身又心存质疑)。

    我们再看另外一个新教的代表人物,约翰卫斯理(1703-1791)。他在今天的很多教会中备受尊崇,因为他对新教做了一些很好的改革,现在的卫理公会就是直接从卫斯理传承下来的。前些年我在伦敦去参观卫理公会的教堂,富丽堂皇,非常漂亮。在那里了解到了卫斯理是在去往美国的船上,才开始对圣经有真正的认识,因此而大发热心,此后一直在外面传道,成为了一代属灵的布道家。关于他的信仰基础,我们可以从下面这段话来探究:“虽然卫斯理自己从未明言划定圣经、传统、理智、经验四者为信仰的奠基石,但现代卫理宗名儒欧特勒却在六十年代末期提出这四者为本宗沿循卫斯理而发展的四大神学支柱。有学者甚至直接指出,‘显然,身为卫理公会牧师的卫斯理并不以为圣经是基督信仰的唯一权威。’”(选自由台北永望文化事业有限公司,陈文珊所著的《台湾本土妇女神学初探》,以及许光福所著“约翰卫斯理的四大神学支柱”。)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除了圣经之外,卫斯理的信仰还有另外三个根基。前文中,我们看天主教的信仰根基不光有圣经还有圣传,卫斯理也同样承认传统,但他觉得光传统还不够,还因为启蒙运动的影响而加上了理智、经验,这四样就成了他的神学四大支柱。从这些学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约翰卫斯理的信仰根基也不是完全稳固。

    四、天主教和新教的共同点

    1.同一本圣经。基本内容相同,只是天主教多了次经;

    2.两个圣约。旧约和新约;

    3.三个信条。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及亚他那修信经,这3个信经都是由早期教会制定的;

    4.四个会议。尼西亚会议、君士坦丁会议、以弗所会议和迦克墩会议,在公元451年前召开的教会公会议,得到双方的承认;

    5.五个世纪。教会早期长达五个世纪的联合。

    有了这些基础,天主教和新教走到一起就不难了。在1994年和1998年,美国福音派20名著名的领袖先后两次与天主教几十位代表一起开会,1998年10月31号他们共同签字,签署了“福音派与天主教在一起”的声明。原来福音派和天主教是完全分开的,但后来发现他们其实在信仰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很自然就走到了一起,致使不少的教会和天主教会开始全面联合。而他们联合的基础就在共同承认的“使徒信经”里,一个是“降在阴间”,他们都认为耶稣去阴间传道三天,之后才复活,但我们相信这里的阴间是指坟墓,耶稣在坟墓里安息了三天;另一个是“圣而公之教会”,前文探讨过了,很显然这是指天主教会,即使改正教已经离开多年。

    网页来源: 基督邮报

    五、安息日会解释教会

    “叫万民喝邪淫、大怒之酒的巴比伦大城倾倒了!倾倒了!”——启示录14:8

    “他大声喊着说:巴比伦大城倾倒了!倾倒了!成了鬼魔的住处和各样污秽之灵的巢穴(或作:牢狱;下同),并各样污秽可憎之雀鸟的巢穴。”——启示录18:2

    “龙向妇人发怒,去与她其余的儿女争战,这儿女就是那守上帝诫命、为耶稣作见证的。那时龙就站在海边的沙上。”——启示录12:17

    这三节经文的解释,构成了我们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教会论。我们认为曾经的“圣而公之教会”现在成了巴比伦,因为她的信仰根基出了问题,导致了整个大厦坍塌。“倾倒了,倾倒了!”她已经倒下了,为什么还有第二次“倾倒了”?说明一定是两个教会倒下了,前面的是指天主教倾倒了,后面是指改正教也跟着倾倒了。在《智取生辰纲》中“倒也,倒也”,是指杨志等人喝了蒙汗药后一个接一个倒了下去。

    但是在末期还有一个教会没有倒,这个教会不是传承来的,就是启示录12章17节所说的“其余的儿女”,我们称为“余民教会”。首先需要给大家一个提醒,因为我们教会中很多研究教会史的学者都认为教会有传承性,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是从其他教会传承过来的。这个结论既不符合历史,也不符合圣经,因为余民教会是上帝在末世兴起来的,而不是从其他教会传承来的。

    基督教新教为何倾倒呢?因为他们步了天主教的后尘。为自己订立了很多新的信经:海德堡要理问答、比利时信条、多特信经、威斯敏斯德信条……,现在又多出一个芝加哥宣言(福音派)。他们为了判断你的神学是否正宗,福音派就去对照芝加哥宣言,其他教会去对照各自的信经。为什么会出现信经呢?我们得去历史中查考。

    基督教成立之后的前300年里,在罗马帝国的基督教会经历了一个希腊化的转换,信徒都变得跟希腊人一样,希腊人只求智慧,也就是追求理性上对真理的热爱。原来的信徒是怎么认识真理的?比方说,耶稣的祷告里面有一句:“赦免我们的罪,如同我们赦免人的罪。”上帝是个赦免人的上帝,因此你要认识上帝你也要去赦免人;上帝祂爱所有可爱不可爱的人,所以你要去爱所有人,这就叫认识上帝,认识真理。

    怎么去衡量自己对上帝的爱呢?不是找你爱的最深的人去衡量,是找你最讨厌的人,你对他的爱有多少,那就是你对上帝的感情是多少。中国人有一句话叫“仁者无敌”,“仁”就是爱,天下无敌靠不是打架赢来的,会“爱”的人普天下没有他敌人。如果你的世界里还有一个敌人,说明你自己的心里缺少爱。

    在教会希腊化之后,当时教会就不再从实际的生活中间去认识上帝了。圣经中所有关于行为、动作有关的教导都被忽略,而把经验性的实践认识上帝转化为理性的认同。教会不在经验中间去实践上帝的爱,而在圣经中间去寻找一套完整的教义,并且把这套教义定为教会的信仰。这个不是教会的信仰,至少不是教会信仰的全部。基督教的信仰原本是完完全全的思想、感情、行为连为一体的多方面的体现,而不是仅仅表现在理论上的一套信仰体系。至少它不应该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把信仰表现在你的行为上。回头去看保罗书信里面,他没有总结信仰的条款,他讲的都是一条一条信徒应该怎么做:要心里火热、要殷勤、常常服侍主、服侍人、将自己当作活祭献上……。保罗教导的都是动作性的,这才叫基督教,而信经、信条不应该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础,它们只是理论的总结而已。

    六、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信仰根基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产生在复临运动之后,一批先贤们通过研究圣经,明白了自己的使命:要经历一个先甜后苦的经历,然后对世界再说预言。这就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产生的原因,从历史上看,她并不像其他新教一样,是教会改革的结果。而是在上帝所引导的复临运动中,一步步带领成长出来的结果。这个教会里没有教会传承说,只有上帝兴起说或上帝带领说。我们千万不要被那些研究教会史的学者所骗,认为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和别的新教并无不同,也是从其他教会慢慢过渡出来的。早期信徒们是在复临运动的大失望之后,上帝再引导他们明《圣经》才建立的教会,这中间没有任何传承的因素。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仰的根基是什么呢?我们相信她是预言中的教会(启12;17);被建造在使徒(新约圣经)和先知(旧约圣经)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弗2:20);她最特别的使命之一,就是要修造久已荒废之处与建立累代的根基(被拆毁的根基)(赛58:12),在信仰上摒弃一切人为的传统与见解,完全以上帝的道为信仰的唯一根基,就是这个使命的一个具体体现。

    在启示录十二章里边描写了一个妇人,身披日头,脚踏月亮。“日头”代表基督的公义;“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月亮”光是从太阳反射而来。圣经本身是不发光的,圣经的光都是反照基督的公义,因为全本圣经都是在为基督作见证。基督就是世界的光,是基督的光让圣经发光。如果说基督是公义的日头,那圣经就是公义的月亮。所以这个妇人脚踏着月亮,即说明她是建立在《圣经》的基础之上的一个教会。

    以肉身的道——耶稣为根基,同时又以文字的道——圣经为信仰的根基。所以我们的教会从早期就拒绝接受任何的信条,不以任何的信条为信仰的根基。但是我们确实有信仰要道的发展,就是在见证自己的信仰之时,需要表达出我们信仰的要道,但这并非我们的根基,我们信仰的根基只有一个,就是耶稣。

    在1854年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成立之前,早期《评阅宣报》所宣讲的本会主要教义:

    1. 《圣经》。唯有《圣经》是信仰与本分的指南;

    2. 上帝的律法。如新旧约所教导的,不可改变;

    3. 基督的复临与义人的复活在千禧年之前;

    4. 地球恢复到伊甸时期的完美与荣耀,最终由圣徒承受;

    5. 不朽,唯有借着基督才能获得,要在复活时赐给圣徒。

    这是早期的五条基本信仰。到了1872年,为了与别的复临信徒作出区别,同时简明扼要地表明基督复临信徒的基本信仰立场,本会在《评阅宣报》上刊登了一份25条的基本信仰表述。在这份表述之前,有下面一段文字:

    “在向公众表明我们的信仰时,我们希望清楚的了解,除了《圣经》以外,我们没有任何信仰的教条、信经或教规。我们提出这些信仰表述,并不是认为其对我们的教友有什么权威性,也不以此为在教友之间达成合一为目的而发展这一套体系,而是简要地表明大部分教友从过去到现在所持之一致的信仰内容。我们常常遇到问及这一问题的时候,有时为了纠正对流传于世的那些对我们不实的言论,以及除掉那些尚无机会熟悉我们的信仰与实践之人错误印象,我们唯一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这一需要。”——1872, FP1872 3.1

    此后的基本信仰表述常有更动,1889年刊印的一份基本信仰的说明是28条。1914年年鉴,也是二十八条。但1931、1942、1955、1965、1970、1975年均为二十二条。

    到1981年,信仰的表述出现了新的方式,信仰条款变成了27条。这书的前言上面就提前表明立场,这本书的目的只是作为我们信仰内容的一种表达而已,它本身不具备权威性,只有圣经是超越于人的唯一的权威。这个概念必须在我们脑子里深深的扎根,否则我们就会以人定的任何条款为权威: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接受圣经为我们唯一的信条,相信某些基本信仰为圣经的教导。这里所列出的这些信仰要道,构成教会对圣经的理解以及对圣经教导的表达。这些表述可能在总会大会期间,教会由圣灵的带领对圣经的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或找到了更好的语言来表达上帝圣言的教训时,可适时修改。”

    2005年,在复临安息日全球代表大会期间通过了第28条基本信仰,所以现在的本会基本信仰要道成了28条。2010年和2015年又分别对其中的某些信条进行了修改。再次表明了基本信仰28条不是像圣经那样的权威,而是我们对圣经信仰的一种表达。

    怀爱伦对《圣经》的信仰有这样的论述:

     

    “但是上帝必要有一等人在世上维护《圣经》,并专以《圣经》为一切教义的标准和一切改革的基础。学者的见解、科学家的推理、宗教会议的信条或议案、以及多数人的意见,──这一切都不应该作为证据,来确定或反对任何一项宗教的信仰,何况宗派繁多,而各派所议定的教义更是五花八门呢。在接受任何道理或教训之前,我们应当查问明白,它是否以‘耶和华如此说’为根据。”——怀爱伦,善恶之争,第三十七章

    这段话不光是针对其他教会而言,同样的也适用于我们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我们内部不可以以学者的见解、推论来作为我们信仰的根基。更不能因为这是大多数人的意见,就足以成为我们信仰的根基。

     

    七、对待信仰根基的态度

    上帝已经把祂的圣经赐给我们,使我们可以熟悉其中的教训,并亲自查明祂对我们的要求是什么。从前有律法师来问耶稣说:“我该做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救主便指着圣经对他说:“律法上写的是什么?你念的是怎样呢?”无论老少都不得以蒙昧无知为借口,以求避免干犯上帝律法的刑罚,因为在他们手中的圣经详细说明上帝律法的原则和要求。他们存心为善是不够的,单照自己所以为是正的,或传道人所说是正的去行,也是不够的。信仰关乎每个人自己灵性的得救问题,所以人人必须亲自去查考《圣经》。不管他自己的信念是多么坚强,也不管他怎样确信某一个传道人是明白真理的,这都不能作为他的立足点。他既有一幅指明天国路程的图表,就不应该凭空臆测了。

    “每一个有理性的人,首要和最高的任务乃是在圣经中查明什么是真理,然后行在光中,并鼓励别人去效法他的榜样。我们应当每天殷勤研究圣经,仔细揣摩其中的每一个思想,以经文对照经文,靠着上帝的帮助,我们必须自己得出结论,因为人人必须在上帝的台前为自己作交代。”——善恶之争,第37章

     

    EN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