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现代真理 > 经典名著赏析 >
  • 文章列表: 1善恶之争简介 | 2善恶之争第1章 | 3善恶之争2章 | 4善恶之争第3章 | 5善恶之争第4章 | 6善恶之争第5章 | 怀爱伦生平与預言之灵著作 | 《教育论》第1章 | 《教育论》第2章 | 《教育论》第3章 | 《教育论》第4章 | 《教育论》第5章 | 教育论第6-7章赏析 | 《教育论》第8-9章 | 《教育论》第10-11章 | 《教育论》第13-20章 | 《教育论》第21章 | 第21章赏析2 | 第22-24章 | 《教育论》第25--27章 | 第28-31章 | 第32-34章 | 第35章赏析 |
  • (6)《教育论》第5章赏析

     

    《预言之灵赏析与解经指引》系列(六)

    《教育论》第5章赏析

     

     

    各位弟兄姐妹、各位主内的家人平安!感谢主,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和欣赏预言之灵中《教育论》的有关章节。

     

    开始祷告:

    天父上帝,我们满心地感谢赞美主您的恩典!感谢您的慈爱,感谢您所赐下的预言之灵,帮助我们来学习、认识、欣赏上帝美妙的品格。主啊,我们今天要继续学习预言之灵著作中《教育论》的一些篇章,恳求圣灵与我们同在,来开导我们、启发我们、教育我们、改变我们。献上祷告,奉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主题经文:

    “耶和华独自引导他”;看顾他,保护他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人。——申32:12,10

     

     

    一.伊甸-家庭-圣所-身体的殿

     

     

    1.楷模式伊甸教育制度

     

    《教育论》这本书的开篇就说明了真教育的根源和目的,是要在我们人身上重现上帝的品格和样式。从这个目标出发,上帝最早就制定了一个教育制度,最初在伊甸园得以施展。因此从一开篇就告诉我们,上帝在创世的时候所定下的教育制度,是后代所有人的楷模。既然如此,在人类堕落之后,祂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应当依然是以伊甸为中心,追随伊甸园教育制度,也是伊甸教育继续追寻的楷模。这样,就来到了《教育论》第五章『以色列人的教育』。

     

    第五章引述的圣经,申32:12,10 “'耶和华独自引导他';看顾他,保护他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人。”

     

    “在伊甸园所创立的教育制度是以家庭为中心的。亚当'是上帝的儿子'(路3:38)。至高者的儿女从他们的'父'那里接受教诲。从最真实的意义上说,他们的学校是家庭的学校。[1]

     

    在上帝为适应人类堕落之后的状态而设立的教育计划中,基督是天父的代表,把人与上帝联合起来。祂是人间最伟大的教师。祂任命人作祂的代表。家庭是学校,父母是教师。”[2] 

     

    这两段话继续从宏观的角度,说明上帝在人类堕落之后所进一步实施的教育计划。基督是这个计划核心的一环,祂把人和上帝联合起来,祂是人间的教师。家庭依然是学校;家庭所要展示的,依然是追随伊甸园的教育制度。

     

        在这一章中,除了谈先祖时代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之外,接下来要谈在整个漂流过程中,特别是所设立的圣所对他们的影响。我们从这一章可以看出,上帝继续按照伊甸园的方式来教导人。洪水之前,伊甸园在地上被保留了一千六百多年;洪水之后,上帝又用各样的方式继续教导人、启发人,直到以色列人出埃及。上帝又吩咐他们要建造圣所,继续把伊甸园的教育模式,祂的教育宗旨,在以色列人中加以贯彻。

     

    2.迦南美地的田园教育

     

    伊甸园虽然不在了,但是家庭依然存在;人类的发展,就是通过家庭来延续的。而这样的一个家庭计划,正是伊甸计划的延续。

     

    “先祖时代所通行的是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上帝为建立这样的学校,曾预备了最适于品格发展的环境。祂所引导的子民,依然实行祂在太初所指定的生活计划。离开上帝的人为自己建造城邑,聚居其中,以使现代城市成为今日世界的骄傲和诅咒的豪华、奢侈和罪恶为荣。但坚持上帝生活原则的人,却住在田野与山林之间。他们是耕种田地和牧养牛羊的人,在这种自由独立的生活中,运用其劳动、学习和思考的机会,来认识上帝,并将祂的作为与方法教导自己的儿女。[3]

    这就是上帝希望在以色列设立的教育方式。”[4]

     

    先祖时代就是以家庭为中心的。上帝依然实施祂在太初所制定的计划,让人离开城市,不要在巴比伦这样的地方居住。坚持上帝生活原则的人,是住在田野和山林之间的。可以想象一下,上帝呼召亚伯拉罕,是在怎样一种环境之下,让他离开本地、本族,去到新的一个地方——迦南地。迦南地,就像那曾经失去的伊甸一样,成为了一个新的伊甸中心。

     

    这样一个过程,也是启发人类进一步回归伊甸;以伊甸的教育模式,进一步开导我们。看不到伊甸园,上帝就预备一个“迦南美地”,让它象征伊甸园,使人们在这儿继续学习。在田野和山林之间、耕种和牧养之间,在独立的生活中,运用劳动、学习和思考的机会,来认识上帝,并用这样的方法来教导他们的儿女。

     

    “但以色列人在出埃及的时候,很少有人准备好在训练儿女方面与上帝合作。父母自己也需要教育和训练。他们当了一辈子的奴隶,无知、愚昧和堕落,不大认识上帝和相信祂。他们受假道的迷惑,因久与异教接触而败坏。上帝希望将他们提高到更高的道德水准,为此祂赐给他们有关祂的知识。”[4] 

     

    在下一个过程中,就来描写上帝是如何在出埃及的路上对他们的引导;上帝在以色列人逗留西奈的期间,又是如何来训练他们的;他们当时的环境,又是如何有利于成全上帝旨意的。好,我们来选读其中的一些章节。

     

    “以色列人逗留西奈期间所领受的教训是宝贵的。这是为他们承受迦南而定的特殊训练时期。他们在这里的环境有利于成全上帝的旨意。在西奈的山顶,在百姓支搭帐幕的平原上方,停留着指引他们行程的云柱。夜间有火柱,向他们保证上帝的保护。在他们沉睡之时,天上的粮轻轻地降在营中。四周的崇山峻岭,肃穆雄伟地体现永恒和庄严。人在那一位'用秤称山岭,用天平平冈陵'的上帝面前(赛40:12),不禁感受到自己的愚昧和软弱。上帝在这里彰显祂的荣耀,使以色列人深觉祂品德和诫命的圣洁,以及违命的罪大恶极。”[6]

     

    由此可见,在整个旷野的过程中,上帝在西奈山重新彰显,或者说是模拟了一次在伊甸园那曾经有过的辉煌。没有了伊甸的高山,上帝就临时把西奈山作为伊甸的象征。上帝在这里临格教导他们,有天使与他们同在;他们在这里要感受到祂的品德和诫命的圣洁。

     

    3.圣所之爱

    上帝所用的方法,是一步一步地来启发人的。可是老百姓却并没有能够领会。“但百姓对于学习这种教训十分迟钝。他们在埃及时见惯了用物质来代表神明,性质极为卑劣,因此很难理解看不见之主的存在或品格。上帝因怜悯他们的软弱,就赐给他们一个表示祂同在的记号。祂说:'当为我造圣所,使我可以住在他们中间'(出25:8)。”[7] 

     

    在上帝原来的思想中,虽然伊甸园被提到天上去了,但是对上帝而言,天地本为一体,伊甸园并没有消失。可是以色列人看不到啊。不单是以色列人,包括世间的所有人,我们都习惯要亲眼看到一样东西。这时,上帝就特别赐给以色列人圣所,好表明上帝在他们中间。其实就算没有圣所,上帝也在他们中间、也在人间的。但是有这个圣所,就会进一步来帮助以色列人,这是上帝的慈爱,来体恤他们的软弱。所以上帝就吩咐摩西造圣所。

     

    “当摩西将要建造会幕作为上帝的居所时,上帝吩咐他制造一切物件,都要照着天上事物的样式。上帝召他上山,将天上的事物指示他,以便按此制作圣幕及其一切物品。[8]  

    上帝向祂所选为居所的以色列民启示了祂对人的品格所有的光荣理想。先是在西奈山颁布律法,后是耶和华在摩西面前经过,宣告说:'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上帝,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出34:6)。上帝将祂品格的典型显示给以色列人。”[9]  

     

    在伊甸园,上帝要显示自己;在西奈山,上帝依然彰显祂自己。上帝制定了婚姻制度,同时制定了安息日,来显明上帝爱的品格。上帝颁布律法,又唯恐人类通过律法看不出上帝爱的品格,于是上帝亲自用口来宣告祂的品格。祂“是有怜悯、有恩典的上帝,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的品格。(出34:6)

     

    这一品格在圣所得以充分地体现,施恩座表明了上帝的怜悯和恩典。说祂“不轻易发怒”,不是说祂不会发怒。这句话中继续显示上帝的慈爱之中,依然是以公义为原则的。祂“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但祂依然会有发怒的时候。在这里的恩典、公义完美结合,向以色列人加以显示。人类在这样一位上帝面前,就只能显示出人类的无知、愚昧和人类的需要了。

     

    “但他们靠自己(以色列人靠自己)无法实现这个理想。(在自己的身上,恢复上帝的品格和样式。)西奈山的启示只能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需要和无能。藉着祭祀的礼节,圣幕提供的另一个教训,乃是赦罪和靠着救主的能力顺从得生。[10]

        圣幕所预表的宗旨,要藉着基督来成就——那座辉煌的建筑,墙上闪耀着金光,反映那绣着基路伯的幔子的虹彩;香火不绝,弥漫全幕;祭司们穿着洁白无瑕的外袍;在深奥神秘的内层,施恩座之上,两个低头敬拜的天使中间,有至圣者的荣光。上帝希望祂的子民从这一切中看到祂对于人类的旨意。这旨意也就是多年以后使徒保罗在圣灵的感动下所说的:[11]

        '岂不知你们是上帝的殿,上帝的灵住在你们里头吗?若有人毁坏上帝的殿,上帝必要毁坏那人,因为上帝的殿是圣的,这殿就是你们'(林前3:16-17)。”[12] 

     

    怀师母的笔在描写圣殿的时候,请注意一个细节,什么细节呢?她说墙上闪耀着的金光在那绣着基路伯的幔子上是反照什么?就是彩虹的颜色。那彩虹是什么呢?这会让我们想起挪亚方舟的时候。挪亚从方舟出来,上帝给他定了一个约,是以彩虹为记号的。而彩虹又是上帝品格的写照。

     

    结1:27-28 “我见从祂腰以上有仿佛光耀的精金,周围都有火的形状;又见从祂腰以下有仿佛火的形状,周围也有光辉。下雨的日子,云中虹的形状怎样,周围光辉的形状也是怎样。这就是耶和华荣耀的形像。”

     

    云中的彩虹是怎样的,耶和华荣耀的形像也是这个样的;以色列人所建圣殿的墙壁上,都闪耀着彩虹的光辉。也就是说,上帝的品格使圣殿闪闪发光。我们从这些细节中可以来体会预言之灵对上帝品格的把握。

     

    第一章『真教育的根源与目的』,是描写上帝对人类最高的理想:用尘土、按着上帝的形像和样式所造的人,来反照祂的品格;在真善美中来发展这种品格。人类堕落之后,救赎的目标依然是要在罪人身上恢复这种品格,使他反照上帝的样式。上帝所用来教导人的计划和方法中,也依然闪耀着祂的品格。会幕的墙上所反照出来的彩虹的颜色,也是上帝荣耀的显现。

     

    4.以己身为殿

     

    如果说会幕只是个看得见的东西,那会幕现在已经没有了,那怎么办呢?圣灵说,我们的身体就是上帝的殿。圣灵住在我们里面,就是要我们反射出上帝的荣耀和品格。保罗的这段话说得很明确:“岂不知你们是上帝的殿,上帝的灵住在你们里头吗?”(林前3:16)继续把上帝的品格、上帝的灵、上帝的殿、上帝的教育方法,这一系列排在一起,让我们看出上帝始终如一的计划。

     

    这样的联系让我们的思维豁然开朗。起初上帝建立了伊甸园,伊甸园在人类犯罪之后被提走,上帝用彩虹继续来提示人。后来又呼召以色列人出埃及,赐给他们圣所——会幕。会幕后来也没有了,但是上帝进一步指示人:你不要去看外在的东西,你的身体就是圣灵的殿,就像那对伊甸园一样的模仿。这就是上帝的殿,上帝的灵可以住在你们里面。那曾经在伊甸园实施的教育,就可以在每一个人身上来继续发扬了。

     

    二、品格与原则

     

    5.品格的教育

     

    人类在建造圣幕的事上,担当了非常大的责任,但上帝承诺要与他们合作。

     

    “在旷野中有基督及其使者作为教师的学校,是多么了不起的一所职业学校啊!”[15] 人在此用脑、用手来预备各样的材料,随自己的心意捐献,在这一切的过程中彼此配合。上帝在人的心中也与他们配合,来帮助他们,共同完成建立会幕的这一壮举。所以,上帝是用各样的方式来引导他们。

     

    还要特别注意,“在他们的一切行程上,安放上帝律法的约柜要在前面引路。”[21]强调约柜的重要性。事实上后来造会幕,也是为了安放约柜,因为约柜里面有上帝的律法,而律法正是上帝品格和样式的写真。所以,上帝在整个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过程中,无论是抬着约柜,还是把圣幕建好,上帝的品格都在启发、引导和教育他们。

     

    “论到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的四十年时间里上帝怎样对待他们,摩西宣告说:'耶和华你上帝管教你,好像人管教儿子一样'。'是要苦炼你、试验你、要知道你心内如何,肯守祂的诫命不肯'(申8:5,2)。[24]

    '耶和华遇见他在旷野荒凉野兽吼叫之地,就环绕他、看顾他、保护他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人。又如鹰搅动巢窝,在雏鹰以上两翅煽展,接取雏鹰,背在两翼之上,这样,耶和华独自引导他,并无外邦神与他同在'(申32:10-12)。”[25] 摩西就教导人,让人意识到上帝是怎样来照顾、教育和培养以色列人,帮助他们成长的。

     

    “上帝赐予以色列人种种的便利与特权,使他们能荣耀祂的名并造福周围的列国。他们如果愿意行走在顺从的道路上,祂就应许使他们'得称赞、美名、尊荣,超乎祂所造的万民之上。'祂说:'天下万民见你归在耶和华的名下,就要惧怕你。'(这种惧怕,带着尊重和羡慕。)听见这一切律例的各国人民都要说:'这大国的人真是有智慧,有聪明'(申26:19;28:10;4:6)。[27]列国对他们的这种智慧、聪明,对他们这种顺从的一种羡慕、一种敬畏。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那真正能让人尊重的,正是人的品格,正是人顺从上帝而有的智慧和聪明。这一切能够获得人的尊重。

     

    6.真理诸原则

     

    1)“在赐给以色列人的律法之中,有关于教育的明确指示。上帝在西奈山上曾对摩西显明自己'是有怜悯、有恩典的上帝,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出34:6)。以色列的父母们要把这些体现在祂律法中的原则教导他们的儿女。摩西奉上帝指示对他们宣告说:'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申6:6-7)。”[28] 

     

    2)   “这些事不应当作枯燥的理论来教导。凡要传授真理的人自己必须实行真理的原则。他们唯有以自己正直、高尚、无私的生活反映上帝的品格,才能感服别人。[29]

        真教育并不是将教训强加于未作准备、不愿接受的人。必须激发智力,引起兴趣。为此上帝提供了教学的方法。那位创造人心智并设立其规律之主,也为它按照这些规律发展而作了准备。上帝在家庭和圣幕中,藉着自然界和艺术品,在劳动和庆典时,在神圣的建筑物与纪念碑上,用无数的方法、礼节和表号,赐给以色列人种种教训,解释祂的原则,使他们记住祂的奇妙作为。以后每当询问时,所赐的教训就能铭记在心了。[30]

        选民教育的安排,显明了以上帝为中心的生活乃是完美的生活。祂所激发的每一需要,祂都准备予以满足。祂所赐的每一才能,祂也都设法使之发展。”[31] 

     

       3)“上帝是一切美丽的作者。祂是爱美的。”[32]上帝激发了人的需要,也去满足人的需要。

     

        “以色列人的节期在教育工作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既是学校,也是教会。父母是世俗和宗教事务的教师。但一年有三次时间,是指定进行社交和敬拜的。这些集会先是在示罗,后是在耶路撒冷举行。父亲和儿子必须出席。但没有人愿意放弃过节的机会,因此尽可能的是全家参加。他们还邀请寄居的、利未人和穷人一同前往,接受他们的款待。”[33]

     

    上帝在给以色列人的教育中,既以家庭为学校,家庭也是教会。同时他们一年有三次,要在示罗,后来是在耶路撒冷举行过节、聚会,彼此交往。在一年四季中,上帝又制定了许多节期,来帮助人进一步领会上帝的计划,看明上帝的品格。

     

     

    “上帝(最终)将土地分给人民,原是为他们预备一种最适宜于发展的职业——农业和畜牧业——正如祂为伊甸园的居民所预备的那样。祂的另一种教育措施,就是每七年休耕一次,使土地得到休息,而其中自长的庄稼要留给穷人。这样就有了进修、社交、崇拜和行善的机会。这一切往往因生活的忧虑和操劳而无暇顾及。[39]  

     

    在这一系列的制度中,上帝制定的每一个制度,都是在启发祂自己;也希望藉着这些制度,在我们人身上来培养相同的品格。

     

    4)同时,上帝吩咐人要在自己的劳动所得中,“抽出十分之一来奉献给上帝,再抽出十分之一来周济穷人或用于其他的慈善事业。(我们看到,第一个十分之一是上帝的,另外还要奉献第二个十分之一来帮助其他人。这就是二八开,“二”的一部分给上帝,一部分帮助其他人,剩下的八份,就留给自己的家庭来发展。)这是为了让百姓记住万有的主权属于上帝;他们有机会成为上帝福惠的通道。这也是一种训练,以消除小气自私,培养宽宏大量的品格。”[41] 这是培养人的度量和胸怀的。

     

    7.与之交往并相似

    “认识上帝,在学习和工作中与祂交往,在品格上与祂相似,这些要成为以色列人教育的源泉、方法和目的。这是上帝赐给父母们,要他们传授给儿女的教育。”[42]

     

    这说明了“伊甸家庭式的教育”,不仅是以色列人的教育,也要作为一个楷模,成为整个世界教育的方法、教育的目标、教育的源头和资源,这一切要作为一种方式,传给住在地上所有的人。

     

    除了家庭教育之外,上帝还设立了“先知学校”。这部分我们下次再一起来学习。

     

    结束祷告:

        天父,我们感谢赞美主!感谢您在太初所制定的伊甸教育计划,藉着基督在人间继续得以推行。在古时,以色列人有圣幕;如今,我们的身体也是上帝圣灵的殿。家庭依然存在,伊甸的教育模式依然可以继续。愿主帮助我们,让我们每一个家庭都成为一所伊甸学校,来学习、培养和弘扬上帝的品格。献上祷告,奉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