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现代真理 > 经典名著赏析 >
  • 文章列表: 1善恶之争简介 | 2善恶之争第1章 | 3善恶之争2章 | 4善恶之争第3章 | 5善恶之争第4章 | 6善恶之争第5章 | 怀爱伦生平与預言之灵著作 | 《教育论》第1章 | 《教育论》第2章 | 《教育论》第3章 | 《教育论》第4章 | 《教育论》第5章 | 教育论第6-7章赏析 | 《教育论》第8-9章 | 《教育论》第10-11章 | 《教育论》第13-20章 | 《教育论》第21章 | 第21章赏析2 | 第22-24章 | 《教育论》第25--27章 | 第28-31章 | 第32-34章 | 第35章赏析 |
  • 06 经典名著赏析-第6讲《善恶之争》第5章

     

        各位弟兄姐妹,各位主内的家人,大家平安!感谢主,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善恶之争》第五章—— 约翰威克里夫。

     

     
     

    开始祷告:

        天父,我们感谢赞美主,感谢你的恩典,感谢你赐下的圣言。主啊,我们今天要学习改革的晨星——威克里夫,是他将《圣经》翻译成英文,揭开了翻译《圣经》新的序幕。主啊,我们今天能阅读到《圣经》,有益于这些改革家们所有的付出。愿主你的灵与我们同在,感化我们。献上祷告奉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1.

    威克里夫生平介绍

     

        约翰威克里夫1328年在英国出生,在1384年去世。他生活的年代接近于中国当时的明朝。宗教改革通过威克里夫看到了曙光。

     

        相比较之下,大明王朝时中国在各方面有一些新的进步,但也有退步。为了对这个年代加深一些印象,多一些了解,我们看明朝时中国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在文学上,所谓小说史上的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就出自于明朝;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和《警世通言》,也是明朝的作品。宋明理学一一理学方面,明朝也有新的发展。在明朝出现一位重要的人物——王守仁,也称为阳明先生或王阳明,他和陆九渊的学说被后人并称为“陆王心学”。他出现的年代,大概快到马丁路德的时代。我们在学习马丁路德的时候,可以把王阳明和马丁路德作一个比较,对中国读者阅读这一段历史,会有一些比较深刻的印象。

     

        约翰威克里夫在牛津大学皇后学院学习,得到了正式的博士学位,牛津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为他后来的工作起了积极的作用。他学识渊博,为人不苟言笑。对于教会的圣职人员和政治人员走得过近,感到不安;对于教会的腐化程度,感到不满;对于教皇所立的许多规条,包括那些不符合《圣经》的教导,他非常有意见,提倡一切应当回归到《圣经》。

     

        威克里夫所作出的最大的贡献,恐怕还是翻译《圣经》,因为当时有拉丁文的译本,但普通老百姓不容易阅读。为了把《圣经》的意思传达出来,威克里夫在1380年和1382年期间,与一些朋友一起把《圣经》翻译成了英文的《圣经》,于是就有了比较完整的、由普通语言所翻译成的《圣经》。威克里夫的这个贡献,对于《圣经》的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章由此开始。

     
     

    2. 宗教改革迫在眉睫

        “在宗教改革成功之前,所有的《圣经》册数极少;然而上帝并没有让人将祂的话完全毁灭。其中的真理也不能永远埋没。上帝从前为了解救祂的仆人,怎样打开监狱的铁门,祂也能很容易地将那束缚生命之道的锁链解开。在欧洲各国都有人受上帝圣灵的感动去寻求真理,如同寻找埋藏的财宝。上帝先引导他们注意《圣经》,于是他们便以热烈的心情研究其中的圣言。他们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来接受真光。他们虽然未能洞悉其中一切的教训,但有许多已埋没多年的真理却被他们发现了。于是他们以天国使者的身份出去挣断谬论和迷信的锁链,并号召那些久受奴役的人起来争取自由。”[1]{GC 79.1}

     

        预言之灵写道,“(当时)除了瓦典西人已将《圣经》译成自己的方言以外,(其它的语言这个时候还没有对《圣经》有翻译。)在第十四世纪有所谓'宗教改革的晨星'在英国出现。约翰威克里夫乃是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锋,不单是为英国,而也是为整个基督教界的。他向罗马教廷所提出的严重抗议将要响彻到世世代代。那一次的抗议乃是长期抗战的开始,其结果使许多人、许多教会、和许多国家都得到解脱。”[3]{GC 80.1}

     

        威克里夫承继了(上一章)瓦典西人对《圣经》翻译新的尝试,不仅影响到英国,而且影响到了整个欧洲。今天的《圣经》翻译协会,还是以威克里夫的名字来命名的,把《圣经》翻译成各种语言。

        

        预言之灵说到:“威克里夫曾受过高深的教育,…并以才高识广闻名。…他卓越的天才和渊博的学问使敌人和友人都尊敬他。他的门人见他站在国家学者的前列,也引以为慰;他的敌人也未能轻视宗教改革运动,说它的首脑人物是软弱无知的。”[4]{GC 80.2}

     

        以威克里夫这样的一个身份,以他的学识来开展宗教改革,以至于让反对他的人都不能说这是一帮无知的小民。可见,我们在捍卫真理、学习真道和传扬福音方面,学识是可以用来服务于上帝的。

     

     
     

    3.

    翻译《圣经》的初衷

     

        “威克里夫在大学读书时已开始研究《圣经》了。在那时期,只有古文的《圣经》,所以唯有学者才能找到这真理的源头,至于一般未受教育的人却无从寻找。威克里夫日后进行宗教改革的工作,在此时已经有准备。在他以前已经有不少的学者研究过《圣经》,并找到其中所启示有关上帝白白赐下救恩的伟大真理。他们在教学的时候也曾将这真理的知识传开,并引领别人去研究这活泼的圣言。”[5]{GC 80.3}

     

        教会当时对《圣经》的一些讲解,让威克里夫非常不满意,于是他对《圣经》认真下手研究。“在《圣经》中,他看明上帝所启示的救恩计划,并看明基督为人类的中保。于是他献身为基督服务,决心要宣传他所发现的真理。”[6]{GC 81.1}

     

        今天我们说这些话好像很容易,但在当时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一旦献身了,“威克里夫并没有预料这工作将要发展到什么地步;像后起的改革家一样,威克里夫原来无意与罗马教廷对立。可是一个效忠真理的人,至终不得不与谬论发生冲突。他既看出罗马教的错谬,就更热切地传讲《圣经》的教训。”[7]{GC 81.2}

     

        这是一个不变的道理。我们在威克里夫身上,以及后来改革家的身上都看到,他们起先并没有打算和罗马教决裂。但是追随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结果,就让他们只能脱离罗马教。

     

        威克里夫既然从《圣经》中找到了真理,他“看出罗马教廷已经离弃了上帝的真道,去随从人的遗传;他就毫无忌惮地控告神父们,说他们已将《圣经》置之度外了。他非要他们把《圣经》交还给广大人民,并在教会中恢复《圣经》的权威不可。(不能神父们说了算,《圣经》才是真正的权威。)威克里夫是一个精明强干的教师,也是一个富有口才的传道人。在他日常生活上实践他所传讲的真理。他那对于《圣经》的知识,辩证的能力,和生活的纯正,以及他那不屈不挠的勇敢和正气,博得一般人的尊敬和信任。”[7]{GC 81.2}

     

        “威克里夫善于辨别错谬的道理,并大胆抨击罗马教廷所赞许的许多恶习。(其中一件事情就是)他勇敢地反对教皇命令英国国王纳贡的事,并说教皇如此作威作福,干涉国家的君王,根本是悖乎情理,更不合乎启示的。(当然这个立场很明显就得到英国人的支持。)于是英国国王和贵族联合起来(支持威克里夫的言论,)否定教皇自取的政治权威,抗拒纳贡。”[8]{GC 82.1}威克里夫能做这样的事,以他的学识、以他的为人、以他的品格,曾经一度被聘为英国国王的牧师。

     

     
     

    4.

    反对并抨击罗马教的罪恶

        这位“改革家进行持久而坚决作战的另一个对象,乃是当时的“托钵僧”制度。”即修道院里的神父们,他们不劳而获,相当于印度教或者佛教的“托钵僧”,就是四处乞讨。这些人乞讨方式还不一样,还卖赎罪券,用欺骗的方式要求信奉者们提供他们的支持,说这是他们的义务。

     

        预言之灵在这里引了一段话说,“罗马教的一位神父强调修行高过孝敬父母的义务,(说的那些话非常的恶毒,)藉着马丁路德所痛斥为这种‘狼心狗肺一般,决非基督徒和人道所能容忍的残暴',罗马教的僧侣们使儿女的心硬如铁石,违背父母。罗马教的领袖们用这种方法使上帝的诫命因他们的遗传而失效,正像古时的法利赛人一样。许多家庭因而离散,许多父母失去了儿女的敬爱。”[9]{GC 82.2}。

     

        僧侣们劝说一些年轻人进入修道院,终身修行,这样既不赡养父母,也不对社会作出任何的贡献。“托钵僧”制度,我们在其它宗教中也有看见,特别是佛教和印度教。我本人以前也差不多算是出家,只不过没有真正办过法律手续。跟我一起进入修行的人,也是离开自己的父母,离开自己的家庭,离开自己的工作。这样,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和睦。

     

        “连许多大学生也受到僧侣们的欺骗去加入他们的组织。后来其中有许多人看出这样行乃是断送了自己的人生,并使父母备尝忧患,就懊悔莫及;可是既入罗网,就无法挣脱了。许多父母为预防僧侣们的影响,就不肯将自己的儿子送到大学里去。因此,各大学学生的数目显著地下降。于是教育不振,文化普遍地低落了。”[10]{GC 83.1}

     

        这是当时威克里夫反对的另外一种罗马教的恶习。“教皇曾授权给僧侣们去听人认罪,并赦免罪恶。”[11]{GC 83.2}你怎么赦罪呢?当然最后发展就到了卖赎罪券的地步,变成一种买卖了,这样,把一个严肃的属灵事物,变成了一个金钱交易。可以想象,其中的罪恶可说是非常之大。

     

        “许多敬虔的学者曾设法改良这种修道院的制度,但始终是劳而无功,束手无策;威克里夫却有更清楚的眼光,便下手要将这罪恶的制度连根拔起。他声称,修道院制度本身就是错误的,必须废止。”[12]{GC 84.1}

     

        “这时威克里夫开始写作一些反对僧侣制度的传单。他主要的目的还不是想和他们进行争辩,乃是要使众人注意到《圣经》和启示《圣经》的上帝。他声称,教皇所有赦罪或开除教籍的权柄并不比普通的神父大,而且除非一个人先招致上帝的定罪,则开除教籍之举是不能成立的。威克里夫用这种最有效的方法,去推翻教皇所筑成那属灵和属世的庞大组织。在这种组织里有千万人的身体和心灵受到捆绑。”[13]{GC 84.2}

     

        “后来威克里夫又有一次机会代表英国政府,…他受任为英国大使,在荷兰与教会的使节会商近两年之久。(在这样一个工作环境和所处的位置,让他)得有机会观察到罗马教廷的内幕,并看到许多在英国所看不到的事。他所经历的,对他晚年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14]{GC 84.3}

     

        威克里夫写的传单大胆直言,说英国就算是有一座金山,这些神父们认为只有他们够资格来采。不用很长的时间,他也会把这座山给挖空,把英国的财富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国外。这种买卖,是一种要被咒诅的买卖。

     

     
     

    5.

    上帝出手推动宗教改革

        他这些话虽然很直接,但并不影响国王对他的评断。“威克里夫回国之后,英国国王派他去洛特勿教区传道。这事至少能说明国王并没有反对他直爽的言论。”[16]{GC 85.2}

     

        这种情况当然教廷就不高兴了。“有三道指令送到英国,一道给他所属的大学,一道给国王,一道给英国的主教,每一道指令都吩咐他们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堵住这宣讲异端之教师的口。”[17]{GC 85.3}教廷要审判威克里夫,后来国王亲自陪同,这样威克里夫就很平安。

     

        但是后来教皇又来传令,英国因为教皇这种淫威不敢不服,好像他马上就要被逮捕,然后走向火刑柱。“这时上帝再度伸手保护了祂的仆人,(倒是发布命令的教皇死了。)于是那些聚集预备审判威克里夫的主教们也解散了。”[18]{GC 86.1}威克里夫没有受害。

     

        “上帝的智慧更进一步地为宗教改革运动预备了道路。教皇贵钩利死后,接着就有两个教皇出来争夺教权。”[19]{GC 86.2}后来又出现了三个教皇一起来争夺。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威克里夫借着这个情形进行讲话。“威克里夫写了一个传单,题目是:'两个教皇的分裂'。他叫众人考虑一下,这两个教皇互相控告为敌基督者,二人所讲的可能都是确实的。他说,'上帝现在不再容许恶魔附在一个教皇身上,所以把他分成两个,叫人奉基督的名可以更容易地胜过他们。”[20]{GC 86.3}这话说得非常直接,等于说教皇就是恶魔附体。

     

        “威克里夫效法他的主耶稣,将福音传给贫穷的人。他们走遍全国,在各市场,大都市的街道上和农村中教训人。他们找到年老的,患病的,贫穷的,将上帝的恩惠的喜信讲给他们听。[21]{GC 87.1}

        “威克里夫曾任牛津大学神学教授,常在大学的礼堂中讲道。他忠心地将真理传讲给他门下的学生,以致他们称他为'福音博士'。然而他一生最大的工作,乃是将《圣经》译成英文。”[22]{GC 87.2}

     

        接下来预言之灵写了威克里夫当时快到60岁的时候,身体出现了状况。这些僧侣们觉得时候到了,四个僧侣团各派一个代表,来到威克里夫的榻前,想听听他临终前的悔罪。没想到威克里夫不但没有让他们如愿,反而要活下来,再度控诉僧侣们的罪恶。

     

        在他的人生中,“他从病榻起来之后,终于将最有利于反抗罗马教廷的武器交在他的同胞手里,把《圣经》交给他们,这经就是上帝命定为解救世人,光照世人,并将福音传给他们的媒介。”[24]{GC 88.1}

     

     
     

    6.

    成功翻译《圣经》并传播

        “最后大功告成,第一本英文《圣经》译本问世了。上帝的圣言终于向英国展开。这时不管是监狱,或者是火刑,这位改革家都无所惧怕了。因为他已将永不熄灭的火光交给英国人民,借此他已打断迷信与罪恶的捆锁,解救并提高他本国的声望。在这一点上,他所成就的比任何战场上的胜利还多。”[25]{GC 88.2}

     

        《圣经》翻译出来后,因当时并没有印刷术,所以要发行《圣经》,只能用手抄的方法。几个人合起来买一本。结果威克里夫所翻译的《圣经》在民间很快就传开了。他既凭着《圣经》的话语来讲道,来说明他的立场,很多人因此也看明自己服从教皇的教条,是不对的。威克里夫“他宣讲了改正教教义的特点,就是因信基督而得救,和唯有《圣经》是绝无错误的真理权威。”[27]{GC 89.1}就把教皇说他是绝无错误的这个部分,给它删掉。

     

        我在这里要强调一下,当时改革家们提出来的“唯独《圣经》”,是在教皇的权威和教廷的权威与《圣经》之间做一个选择。因为当时的教会认为,教会和《圣经》是双轨制,两个权威,但改革家们提出,就一个权威,《圣经》是没有错误的真理的权威。教会是真理的传播者,但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不是真理的权威。这就是提出“唯独《圣经》”的历史背景。

     

        “唯独《圣经》”并不拒绝《圣经》所预言的预言之灵的出现,因为预言之灵是同一个灵所传的著作。今天有一些人看到“唯独《圣经》”,就拒绝《圣经》以外的任何作品,其实这个做法不对,我们提“唯独《圣经》”,主要是针对罗马教廷的教会权威而言。今天在各个教会提“唯独《圣经》”,也是为了针对各个教会,他们提出了一些所谓的信仰宣言、信仰的立场,都不足以成为真理的权威。这一切也需要受到《圣经》的检验,唯独《圣经》。

     

     
     

    7.

    坚定而伟大的改革先驱

        在威克里夫的一生中,他先后受了三次审判,最终他们也没能拿他怎么样。预言之灵写到一段话说:“最后他(威克里夫辩驳)说:'你们所反抗的对象是谁呢?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吗?不是,你们所抗拒的乃是真理,这真理比你们强,而且终必战胜你们!'威克里夫说了这话,便退出会场,也没有人敢阻止他。”[33]{GC 90.3}

     

        可见,威克里夫这个人也是有相当威严的,而且因他口中说出的真理,使他更带有权柄。“威克里夫以为他终必为自己的忠贞殉身。国王、教皇和主教们都联合起来要除灭他,所以看上去再过几个月,他就要受火刑了。[41]{GC 92.3}

     

        “上帝不认可这个一生冒着生命危险为真理而勇敢辩护的人倒在敌人的刀下。威克里夫从来没有想保护自己,但有主作他的保护者。”[42]{GC 92.4}后来威克里夫在主领圣餐的时候,突然瘫痪,一病不起了。这样罗马教廷就失去了残害他的机会。

     

        “威克里夫所发起的伟大运动,终于解放了人的良心和理智,并使多年受罗马教廷辖制的许多国家也得到解放。这一个运动的根源乃是《圣经》。《圣经》是恩惠河流的源头。这河流如同生命水的江河一样,从十四世纪一直流到现代。”[45]{GC 93.2}

     

        预言之灵说明威克里夫当时所做的工作,不仅高举《圣经》,而且说明《圣经》的解释权就在于《圣经》。这样,他就使众人转离教皇和罗马教会,去注意上帝的《圣经》了。如今我们也要注意,不要动不动就去问自己的牧师、长老,要学会在《圣经》中间查考,以《圣经》为唯一解释的权威。

     

        预言之灵对威克里夫的评价非常的高。“威克里夫在宗教改革家中是最伟大的一位。他渊博的学识,清新的思想,以及坚持真理的毅力和为真理辩护的勇敢,是后起的人很少能相与比拟的。这一位改革家先锋的特点乃是生活上的廉洁,研究和工作上的殷勤,不受腐蚀的正直,基督化的爱,和服务上的忠心。鉴于当代社会的黑暗和道德的败落,这些优点,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了。[46]{GC 94.1}

     

        威克里夫能有这样的成就,完全归功于《圣经》的力量。这里有一段话非常精辟:“当人努力探讨上帝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时,就能使各部机能得着新的力量。这种操练能使心智发达,理解力增强,鉴别力熟练。《圣经》的研究能提高人的每一种思想,感情和愿望。这是任何其他学科所作不到的。它能使人有坚稳的志向,忍耐,勇敢和毅力;能锻炼人的品质,使心灵成圣。人若恭敬地认真研究《圣经》,使自己的思想接触无限的思想,就能为社会造就具有强健智力和高尚行动原则的才干。这样的人绝非属世哲学的训练所能栽培出来的。诗人说,'你的言语一解开,就发出亮光,使愚人通达。'(诗119:13)”[47]{GC 94.2}

     

     
     

    8.

    为追求真理的人铺平道路

        在威克里夫去世之后,他的学生们更加殷勤的工作。可是,“英国国王为要得到罗马教廷的支持,借以巩固自己的势力起见,就毫无顾虑地牺牲了国内的宗教改革者。于是,他就下令取缔他们,定他们受火刑;这是英国有史以来空前的一次逼迫,殉道的事件就相继发生了。”[48]{GC 94.3}

     

        当罗马的首领们在威克里夫在世的时候,并没能亲手解除他们的心头之恨,“及至他死了之后,他们还不满意。在他去世后四十年,罗马教在康士旦司所开的会议通过议案,将威克里夫的遗骸掘出来,当众焚烧,然后将骨灰抛在附近的河滨里。一位古代的作家写道,'这个河滨将他的骨灰送入阿方河,阿方河流入塞文河,塞文河注入沧海,于是就进入大洋了。如此威克里夫的骨灰象征他的教义,现在已经散布到全世界。'他的敌人这样向他泄愤,可是没有想到他们这种恶毒的行为有了多么深远的意义。”[50]{GC 95.2}

     

        这一章的最后一段,承前启后。“后来波西米亚(就是今天的捷克)的胡斯约翰放弃了罗马教的许多谬道,着手改革的工作,也是因为看了威克里夫的作品。这样,真理的种子得以散布在两个相隔很远的国家。从波希米亚,这工作又发展到别的国家。许多人的思想就转向那久被遗忘的《圣经》了。可见为宗教改革大运动铺平道路的,乃是神圣的手。"[51]{GC 96.1}

     

        这样,我们结束了第五章〈约翰威克里夫〉的学习。威克里夫作为宗教改革的晨星,虽然并没能把所有《圣经》的真理一次性的全然挖掘,但是他对《圣经》的翻译以及对于罗马宗教僧侣制度的抨击,对许多《圣经》真理的新的认识,给宗教改革运动铺平了道路,他不愧为宗教改革的晨星。

     

        今天的学习就到此,愿我们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威克里夫一生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他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他不但是学识渊博,而且他还是非常勇敢,善于斗争,忠贞、纯正这样一位改革家。愿他的榜样激励我们,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结束祷告:

        天父,我们感谢主!我们感谢你的圣手引导宗教改革的道路。威克里夫他各方面的行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榜样。我们今天学习他的廉洁,学习他的纯正;也把我们各样的能力、时间都用来学习、用来增进、用来训练自己有更大的才干,来服务于上帝,让真理的火种能够越传越远。献上祷告,奉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