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第二十一章 时候已到
第二十二章 大同世界
- 圣经与中国古人
- 2023-02-07 00:17
第二十二章 大同世界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
自从亚当夏娃因犯罪而被逐出伊甸园之后,人类就一直渴望回到上帝为人类所预备的美好的家乡。参天大树、鲜花美景、花香遍野;有清澈的活水从生命水的河源源不断的流淌。有各种美味的果子,包括生命树上的果子,四季常在。是啊,这就是人类所失去的,那曾与天使与上帝亲密交谊的人间乐园。现今的世界是非不辩黑白颠倒,谁不向往一个更美的世界呢?上帝将永生的愿望放置在每个人心里(《传道书》3:11)。想像力有限的人类尚且渴望一个充满福乐的理想家园,上帝更是渴望将这美园赐给他所造所爱的人。
生活的重压已使许多人失去了童真的美梦。为了鼓起人生活的勇气,重新燃起希望的火种,上帝将自己的独生子赐给他们。那谦卑柔和、蒙羞忍辱的人子耶稣,虽被那给人生带来重压的仇敌送上了十字架,被钉而死。然而,上帝却让他从死里复活,而且升上高天,坐在上帝的右边。人的眼睛不应该只停在十字架上,或是看着耶稣空空的坟墓。而是要举目向上,随着上升天的耶稣将眼目定睛于上帝。天上的人子耶稣,对于世上的人来说,乃是一个鼓舞,一个盼望的榜样,表明上帝的恩典能将堕落的人类提拨得到何等荣耀的地位。信心的眼睛,受到上天之爱的恩膏,当注目基督,这有荣耀的盼望。
中国的古人,对昔日美好而原始的伊甸社会,尚存一丝淡淡的追忆。他们依稀记得远古大道盛行时的社会乃是一个合谐的世界。这种记忆也一直传到孔子。他在《礼记·礼运》篇中:
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大道通行的时代,天下都是公正无私的,选举贤能的人主持政事,讲求信义推行和睦。所以人们不单是亲爱自己的父母,也不单是亲爱自己的子女,使社会上的老人得以安亨天年,壮年人得以贡献才力,小孩得以顺利成长。使死了妻子的丈夫,死了丈夫的寡妇,失去父母的孤儿,失去儿子的独老,有残疾的人都能有所供养。男子各有自己的职业,女子各有自己的家庭。既厌恶有力气不肯使出来,又不非要为了自己劳作。于是各种图谋就会消除而不会兴起,盗窃、捣乱、破坏的行为就不会出现,所以门户向外开着而不用关闭。这就叫做大同。”
简单地说,所谓大同世界,就是一个没有私心没有罪恶,而是充满慈爱与秩序的世界。依孔子的说法,就是公元前二千零五年的大禹、以及后来的成汤、文王武王,周公都没有生在那美好的大同世界。先王与领袖的目标就是要恢复这完美的社会。
孔子以教导大同为己任,足迹踏遍许多国家,力图说服各国君主实行仁政,以仁爱建立完美的社会。孔子认为,若是各国君王率先实行仁爱,以仁政为治国之策,天下必归服而大治。毋容多言,孔子没能看见他的理想得以实现。相反,他的主张并未被多国接受,以至于叹气道:“吾道不行矣。”有人指责孔子无能,不能使其所教之道大行于天下,殊不知此事另有其因,“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约1:5)当众光之父的上帝有形有体的藉着耶稣基督来到世上时,尚且被黑暗所拒绝,又何况一个孔子
亚圣孟子也怀着同样的治国理念。请看《孟子》开篇的对话:
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扰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辞辛劳千里而来,想必是想给我国带来些利益吧?”孟子回答说:“王何必讲利呢?有仁义就可以了。”《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在与梁惠王的谈话之中,孟子进一步提到了他所认为能达到天下大治的具体步骤。
原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进而也去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幼童,进而也爱护别人的幼童。如此,则治理天下就会像把东西放在手掌上转动一样容易了。”?《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这些步骤与《大学》中所说的“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兴让,一国兴让”是一致的。《大学》说到天下的平治始于个人的修正。良好的社会必始于良好的个人,而人的善恶取决于人的心。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公元前156-87年)接受了汉朝的大儒董仲舒(公元前179-104年)的建议,“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中国出现了不协条的“仁与力”结合的政教合一局面。这一局面虽然延续了近二千年,却始终没能使中国实现大同的理想国。
几千年来,大同成了中国历朝的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便成了历代中国人所追求的治国标准。为了实现“天下为公”的理想,二千年来,起义与反叛此起彼伏。1837年,出生于农民家庭的广东花县才子洪秀全(1814-1864),在屡试未中之后,偶从外国传道士手中获得一本《劝世良言》)。之后,又见到一些奇异的异象。1843年6月创办拜上帝会。次年开始传道工作。作《原道救世训》、《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福音布道文。1847年制定各种仪式和“十款天条”(即“十条诫命”)。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金田举行起义,号称“太平天国”。
太平军严禁拜偶像,所到之处,毁除一切有偶像的舴所,威振一时。太平天国砸孔子牌位与天主教圣徒像的举动,激起了儒生(如曾国藩等)与天主教士的不满。《资政新篇》所提出的与外国建立平等外交关系的主张,使从鸦片中获大利的英国极为不满。加上晚期天朝政府的腐败,结果,太平天国在满清政府军、湘军与英法联军的联合攻击下,以失败而告终。
“太平天国”在信仰上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恪守安息日为圣日。他们相信遵守主的圣日,对于天朝的建立与巩固至关重要。这一点,从他们所定立的“十款天条”中可以看出。太平天国所印行的《天条书》,为太平天国军民必读的课本。其中的“十款天条”如下:
一、崇拜皇上帝;
二、不好拜邪神;
三、不好妄题皇上帝之名;
四、七日礼拜颂拜皇上帝恩德;
五、孝顺父母;
六、不好杀人;
七、不好奸淫乱;
八、不好偷窃劫;
九、不好讲谎话;
十、不好起贪心。
这十款天条,平时是会员的生活守则,战时则成为军事纪律。他们为十条诫命所作的赞诗,既庄严又富于中国特色。现抄录如下:
第一天条诗曰:皇天上帝是真神,朝朝夕拜自超升。
天条十款当切记,切勿痴呆昧性真。
第二天条诗曰:邪魔最易惑人灵,错信终为地狱身。
劝尔豪雄当醒悟,堂堂天父急相亲。
第三天条诗曰:巍巍天父极尊崇,犯分干名鲜克终。
真道未知须醒悟,轻狂亵渎罪无穷。
第四天条诗曰:世间享福尽由天,颂德歌功理固然。
朝夕饔飧须感谢,还期七日拜尤虔。
第五天条诗曰:大孝终身记有虞,双亲底豫笑欢娱。
昊天罔极宜深报,不负生前七尺躯。
第六天条诗曰:天下一家尽兄弟,奚容残杀害群生。
成形赋性皆天授,各自相安享太平。
第七天条诗曰:邪淫最是恶之魁,变怪成妖甚可哀。
欲享天堂真实福,须从克己苦修来。
第八天条诗曰:安贫守分不宜偷,劫抡横行最下流。
暴害人民还害自,英雄何不早回头。
第九天条诗曰:谎言怪语切宜捐,诡谲横生获罪天。
口孽既多终自受,不如慎密正心田。
第十天条诗曰:为人切莫起贪心,欲海牵缠祸实深。
西乃山前垂诰诫,天条款款烈于今。
对于当时太平天国的信仰实践,当时的一些传教士有过一些记述。我们更可从亲身参加过“太平天国”的一位作者呤利(AugustusFrederickLindley,1840-1873)所写《太平天国亲历记》中见出一斑。呤利是英国海军下级军官,1859年来华,1861年在天京(今南京)参加太平军率领炮队随太平军西征,并参加教练军队。他在这本1866年在伦敦出版书中有这样的记载:
“第七日的遵守是最为宗教性与最严格的。太平天国所守的安息日就是我们的星期六。…安息日以祷告开始,另有两次崇拜事奉,每次均以祈祷诗歌开始:赞美皇上帝,我们的天父;赞美耶稣救世之主赞美圣灵。”(注一)
太平天国是中国第一次有基督教意味的运动。由于当时传入中国的新教与天主教,都不再遵守上帝的诫命,而守着人的遗传,在星期日礼拜,与太平军民按圣书所守的安息日不同;再加上,而洪秀全的信仰与实践之中,揉入了一些富于中国特色的理想,他对天国的认识受到了太平盛世与大同思想的影响。因此,外国基督教界与在这些教派手中接受教义的中国基督徒,都不承认太平天国的信徒为基督徒。而事实上,在相当程度上,太平天国是中国第一个“自传、自养、自治”的三自教会 可惜,这个教会未能充分认识天国的性质与建立的步骤,没有从信仰上听从耶稣所说的“我的国不属这世界。”(约18:36)他们的失败乃是注定的。太平天国后期内部所出现的个人崇拜,争权夺利,教义上的混乱等,都给今天很好的教训:没有圣灵的引导,是多么的危险
《启示录》十二章论到那场从天到地上的争战,说到到了末期,撒但特别憎恨的一群上帝的儿女的特徵。“龙向妇人发怒,去与她其馀的儿女争战;这儿女就是那守上帝诫命,为耶稣作见证的。”(启12:17)中文圣书中所译的“为耶稣作见证的”一句,依据原文应译为“有耶稣的见证”。英文作(And the dragon was wroth with the woman, and went to make war with the remnant of her seed, which keep the commandments of God, and have the testimony of Jesus Christ.? Rev. 12:17;KJV) 英译与原文相同。汉译中其馀的儿女,原文与英文均为“剩馀之民”,或“馀民”的意思。表明还有这一批“剩馀的民”没有被龙打倒,仍坚持守上帝的诫命。《启示录》14章论到耶稣复临前的圣徒特徵时又说道:“圣徒的忍耐就在此:他们是守上帝诫命和耶稣真道的。”(启14:12)再次强调,上帝末世教会的特徵就是守全上帝的诫命,并耶稣真道。当今普世绝大多数教会都持守上帝十诫中的九条,却宣布有关于安息日的第四条诫命已经作废。撒但的欺骗已使绝大多数教会在第四条诫命上跌倒,使他们触犯了上帝的圣诫。“因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雅2:10)事实上,安息日是上帝与他的子民中间的记号:守安息日的人藉此表明自己所敬拜的,是那位创造天地万物的主,而不是别的神明或权威。上帝则藉此表明是他将信徒从世界中分别出来,使他们成为圣洁的子民。
“故此,以色列人要世世代代守安息日为永远的约。这是我和以色列人永远的证据,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第七日便安息舒畅。”(出31:16-17)
“又将我的安息日赐给他们,好在我与他们中间为证据,使他们知道我耶和华是叫他们成为圣的。”(结20:12)
“我是耶和华你们的上帝,你们要顺从我的律例,谨守遵行我的典章,且以我的安息日为圣;这日在我与你们中间为证据,使你们知道我是耶和华你们的上帝。”(结20:19-20)
可见,安息日乃是上帝的印,是表明创造主的权威。希伯来文“SABBATH”(安息日)一词就体现了这一点。“SABBATH”由三个部分组成:(一)“ab”(“父”);(二)“b”(“所在地”或“的”);(三)“ath”或“oth”(“印”或“证据”)。因此,安息日(S-ab-b-ath)的字面意思就是:“父印之所在”
《圣书》中有几处论到“印”或“证据”,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约6:27;林后1:22;弗1:13;4:30;启7:2-3;9:4。印是一种权力与尊严的象徵,对政府职能机关的印,民间称为“大印”。大权在握,叫做掌握了“印把子。”因此,当共产党在中国大陆执政之后,民间有“夺过了印把子”一说。这样的一种印,通常包括三个部分:名字;头衔或官阶;权限范围。美国总统也有一个“大印”,如;名字──华盛顿;头衔或职务──总统;权力范围:──美利坚合众国。
下面,我们就来看第四条诫命,看安息日诫命是否成为包含“上帝的印”的三个部分:
“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做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上帝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牧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出20:8-11)
在最后一句,我们找到了上帝的印:
名字:耶和华
头衔:创造主
权力范围:天地海和其中的一切。
倘若除去安息日的诫命,人就不知道所敬拜的究竟是哪一位神了。今日之中国人不是也把拜菩萨说成是“拜神”吗?“善男信女”们对拜号的尊敬与避讳,不也很虔诚吗?撒但知道,惟有安息日将真神与假神分别开来,便格外地痛恨安息日,攻击安息日。仔细研究安息日诫命的人,必从中看出第四条诫命包括了“爱上帝与爱人如己”二条诫命之总纲。不仅如此,上帝的爱也普及他所造的牲畜。
上帝本着他无限的慈爱,向不明真相的基督徒发出了严肃的警告。《启示录》第十四章记下了基督复临之前,上帝藉着三位天使传给世人最后的警告。
第一位天使的信息:
“我又看见另有一位天使飞在空中,有永远的福音要传给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国、各族、各方、各民。他大声说:‘应当敬畏上帝,将荣耀归给他;因他施行审判的时候已经到了;应当敬拜那创造天地海和众水泉源的。’”(启14:6-7)
天使首先要我们明白的是“永远的福音”。福音是指上帝的救赎大计。福音的根基是上帝的慈爱。用耶稣的话来说,福音就是“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因此,福音的实质就是耶稣基督。他为世人而死,又从死里复活为我们的罪代求。福音的目的,是要救世人脱离罪与死亡,在人身上恢复上帝公义的品格。福音的途径是对耶稣的信心。福音是上帝向世人展示他对每一个犯罪之人无与伦比的大爱的长阔高深的信息。这里所以称为“永远的福音”,是因为这是从起初上帝在伊甸园(创3:15)第一次宣布以来,一直在传讲的福音。而且福音的果效也是永远的。接受或拒绝,将永远决定人或得永生或受永死的命运。上帝救赎的洪恩,基督降世的奇妙,也将成为得赎之民永远的主题与诗歌。
第一位天使的信息里,又含有三重信息:因为世人不敬畏上帝,甚至干脆否认上帝的存在,因此天使唿吁世人“当敬畏上帝”。但这种敬畏,并不是把上帝当作对头而惧怕他。上帝已向世人展示他是慈爱的上帝,值得世人以最深最纯的爱来爱他。“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约一4:18)
“将荣耀归给他”是人最高的荣誉,可这话是什么意思呢?上帝的荣耀,就是上帝美善的品德。(见出33:18-19)对世人犯罪的事,《圣书》说是“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罗3:23)换句话说,就是因为罪的影响,世人未能经历与展示上帝的圣德。而且,上帝救赎计划所达到的目的,就是要在人身上恢复“上帝的形像和样式”,在人身上重现上帝的品德。因此,归荣耀于上帝就意味着完全为上帝而活,按上帝天国的原则来指导人生。“所以你们或吃或喝,无论作什么,都要为荣耀上帝而行。”(林前10:31)第一位天使唿唤我们,在人生的方方面面,处处尊荣上帝,将上帝爱的圣德展示给世人看。
“应当敬拜那创造天地海和众水泉源的。”这是对所敬拜的对象的确切描述,就是那位创造万物的主。惟有创造主才是配得世人敬拜真神上帝。今日之世,假神充斥,但《圣书》却以是否有创造的大能,将真神假神区别开来。(诗96:5;徒4:24;14:15)这位全能智慧,又满有慈爱的上帝,为了让人永远记住惟有他才是创造主,在创造之初就为人设立了安息日,并且吩咐人“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出20:8-11)我们在第一位天使的信息中,再次看到“上帝的印”。长久以来,安息日受到忽视,世人没有将上帝应得的荣耀归给他;因此,第一位天使唿吁世人注意那位“创造天地海和众水泉源的”上帝,与作为他记号的安息日。
还有一点当注意的是,这道信息所以变得紧迫,“因他施行审判的时候已经到了。”请再次注意“已经”二字,是已在发生的事件。我们已经看明,1844年是这一时候的起始。(但7:13-14;8:14;徒17:31)天上现在正进行着对圣徒的查案审判。考虑到将来圣徒升天,要与基督一起作王,审判恶人与恶天使,要一千年时间;因此,有天使参加的审判也必需要一定的时间,因为天使也是受造之物,而不是全智全能的。从1844年至今,一百五十多年过去了,还需要多长时间,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现今离审判结束时候已不会太远了。上帝藉着第一位天位,将他的荣耀、尊严、审判的时候,与引人注意安息日诫命的警告,放在一起,应足以引起凡敬拜创造主上帝者的注意。
紧接着发出的,是第二位天使的警告。宣告现代巴比伦已经倾倒了,并唿吁上帝的子民从这堕落的城中出来。(启18:4)
第二位天使的信息:
“又有第二位天使接着说:‘叫万民喝邪淫、大怒之酒的巴比伦城倾倒了,倾倒了。’”(启14:8)
很明显,古时的巴比伦已成了历史的陈迹,不复存在了。所以第二位天使的警告,必指在末世尚存的属灵的巴比伦。
古巴比伦是假宗教与谬道的中心之所在。世上一切虚假的宗教几乎都可从这里找到根源。太阳的崇拜、偶像崇拜、崇拜自然等,以及种种教导人可能成为神的谬道,也都起源于古巴比伦。巴比伦的字面意思,就是“混乱”。世上一切伪宗教就是圣书所预言的属灵的巴比伦。当罗马天主教会,将异教的风俗藉着人的传统与权威,带入教会,使教会的信仰变得混乱不堪时,她就成了属灵的巴比伦。当改革宗(Protestant,即“基督新教”)故步自封,丧失改革的精神与原则,不再高举“圣书,惟有圣书”,而继承与维护与《圣书》明文教训相反的教理时,她们就成了女儿“巴比伦”。她们一面以改革教会自夸,一面又与母亲“巴比伦”(教皇制度下的罗马天主教)彼此攀亲,彼此联合。“灵魂不朽”的异教谎言,被她们当成宝贵的真理;罗马教会所发明的,有着浓厚的的拜太阳神色彩的星期日(第七日的第一日),被她们当作基督徒的安息日而高举与维护。上帝虽然刻下了“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的诫命,耶稣与使徒们又立下了守安息日的“规矩”(路4:16;徒17:2),她们却视而不见。很快,这些与教皇合一的教会,将大力推动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实行“星期日法案”,藉助世俗的势力,来确立人定的星期日的神圣性。不仅如此,那些照上帝诫命守安息日为圣的信徒,将成为她们逼迫的对象。许多不明真像的上帝的子民,现今仍在巴比伦里。上帝并不因为他们的不知情而定他们的罪,却差谴天使唿召他们从巴比伦出来,免得与她同罪。耶稣说:“凡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约18:37)现在是走出巴比伦,归入上帝的真教会的时候了。第三位天使说明了末世上帝真教会的特徵。
第三位天使的信息:
“又有第三位天使接着他们,大声说:‘若有人拜兽和兽像,在额上或在手上受了印记,这人也必喝上帝大怒的酒;此酒斟在上帝忿怒的杯中纯一不杂;他要在圣天使和羔羊面前,在火与硫磺之中受痛苦。他受痛苦的烟往上冒,直到永永远远。那些拜兽和兽像,受它名之印记的,昼夜不得安宁。’圣徒的忍耐就在此,他们是守上帝诫命和耶稣真道的。”(启14:9-12)
毫无疑问,第三位天使的信息是全本《圣书》中最为严肃的警告。天使警告我们,当不惜一切代价,不拜兽与兽像,或受“兽的印记”。这种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因为上帝的大怒,就是那不带任何恩慈的“纯一不杂”的“上帝忿怒”的杯,要倾倒在那些领受了“兽的印记”的虚谬的崇拜者身上。
应当注意的是,上帝发出这样的严肃的信息,不是随便来吓唬人的,而是出于给世人的恩慈的警告。上帝爱人之深,甚至将独生子赐给世人,“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3:9)在基督复临之前,世上将只有二种人:拜真神上帝的与拜假神的。后者包括那些自我崇拜,与一切不按上帝所启示的方式敬拜他的。上帝不希望我们在这关系到生命存亡的大事上,有丝毫含煳的认识;因此,毫不含煳地说明了事态的严重性:那些拜兽和兽像,受它名之印记的,必将永远沉沦。然后又警戒世人,如何站在上帝一边──“守上帝诫命和耶稣真道。”这是惟一安全之道
第三位天使的信息中,提到了另一种印记,即“兽的印记”。很明显,这是与“上帝的印”(安息日)相对立的一种记号。第三位天使指出了在基督复临之前的最后关头,世上将有两种人:一种是受“兽的印记”而“喝上帝大怒的酒”的人;另一种是“守上帝诫命与耶稣真道”的圣徒。深入地探讨兽及及印记的问题,已经超出了本书可能涵盖的内容。有心人可藉着研究《但以理书》与《启示录》获得准确无误的认识。此处仅作简要介绍。
香港回归中国时,中英双方在交接仪式完毕后,新的香港政府所作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新的基本法,而特首与新政府官员的第一个宣誓,就是效忠遵守基本法,效忠新的中央政府。因此,在行为上,按哪一个法律办事,就意味着承认哪一个权威,受哪一个权威的印记。
创造主以安息日为“上帝的印”,罗马天主教则更改十诫中第四诫,将它换成星期日,并且以此作为其权威的证据。(见第十九章)既找不到“耶和华如此说”为更改上帝律法的依据,教皇便转向世俗世界,寻求世俗法律的支持,以确保她的“印记”的权威性。一九九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当今政治与宗教舞台上最有权势,最为活跃的教皇保罗约翰二世,签发了使徒书信“DiesDomini”(《论主日》),就动员各地基督徒藉世俗法律来维护星期日的神圣性。现摘译二条,供读者参考。全文可从国际互联网络上查到。
#66…在此事上,我的前任教皇里欧八世,在他的Encyclical RerumNovarum中论到星期日的安息,乃是国家必须保障的工人权力。
#67…因此,在我们所处的时代的特别环境下,基督徒自必争取用民事法律对他们守星期日为圣的责任的尊重。(注二)
教皇在文章中,提出了种种理由,欲废除耶和华上帝所立的安息日,又大力提倡他古时的前任所立的伪安息日。时候将到,所有的人都必在教皇定的伪安息日(星期日)与上帝定的圣安息日(星期六)之间作出选择。无论何人,践踏上帝的律法去顺从人的法令,就必受兽的印记,因他既不顺从上帝,而又自愿顺从与上帝对立的另一权势。所以就必受效忠于那权势的记号。但非至各人的思想和良心对这问题的实情真相有了充分的认识,上帝的愤怒是不会这样临到他身上的。许多人一直还没有机会听到上帝给末时的警告。遵守第四诫的本分,没有向他们显明其真实的意义。能看透人心并鉴察人一切动机的上帝,不愿让一个愿意明白真理的人对这大斗争的结局有所误会。那叫人遵守上帝律法的命令,绝不致在众人蒙蔽无知的时候贸然加在他们身上。因为“世人蒙味无知的时候,上帝并不监察,如今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徒17:30)人人都要有充分的亮光,以便作有意识的决定。选择的结果将永远决定各人的命运。
安息日的真理虽易引起争论,但却是检验上帝子民是否忠诚的大试验。忠于上帝的人,必以“耶和华如此说”为行事为人的准则,而抛弃一切人的遗传。事奉上帝者与不事奉上帝者,真理与谎言,必在这一问题上作出最后的较量。
《启示录》所预言的“守上帝诫命和耶稣真道的”末时教会,必为“在安息日,便遵着诫命安息”的教会。他们必以真诚的爱心,在真理里说诚实话,向受撒但欺骗的教会指出“他们的过犯,向雅各家(教会)说明他们的罪过。”(赛58:1)他们必“在安息日掉转”脚步,“在我圣日不以操作为喜乐,称安息日为可喜乐的,称耶和华的圣日为可尊重的;而且尊重这日。”(赛58:13)
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虽然也是持守十诫,守安息日的,他们却因没有“耶稣的见证”,没能持守耶稣所教导的真道,不是《启示录》所预言的末世的教会。
那么,“耶稣的见证”是什么意思呢?约翰在《启示录》开篇就说:
“耶稣基督的启示,就是上帝赐给他,叫他将必要快成的事指示他的众仆人。他就差遣使者,晓谕他的仆人约翰。约翰便将上帝的道和耶稣的见证,凡自己所看见的,都证明出来。念这书上预言的,和那些听见又遵守其中所记载的,都是有福的,因为日期近了。”(启1:1-3)
在这里,约翰将“上帝的道”与“耶稣的见证”相提并论。在当时,《旧经圣书》已经写成,被称为“上帝的道。”而《新约圣书》尚未写成。耶稣在离世之前对门徒说:“我还有好些事要告诉你们,但你们现在担当不了。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因为他不是凭自己说的,乃是把他所听见的都说出来,并要把将来的事告诉你们。”(约16:14)耶稣升天后,圣灵感动使徒陆续写下了《新约圣书》,这些新的启示,常被称为“耶稣的见证”。当时的犹太宗教当局,认为已有了旧约,不愿再接受出自同一灵源的新的启示,而基督的门徒则记得耶稣的应许,怀着开放的心怀接受新的启示──“耶稣的见证”。
约翰受到启示,欲拜将启示传给他的天使,天使对他说:“‘千万不可 我和你,并你那些为耶稣作见证的(应译为“有耶稣见证的”)弟兄同是作仆人的,你要敬拜上帝。’因为预言中的灵意乃是为耶稣作见证。”(启19:10)这里又一次出现了翻译的问题。这里的“为耶稣作见证”在原文中实为“有耶稣的见证”。因此,造成了最后半句晦涩难懂。其实正确的翻译应为“因为耶稣的见证就是预言之灵”。英文翻译,参见本章后面的注三。在未世“上帝其馀的儿女”,必有“预言之灵”的恩赐赐给他们,他们手中,必有“耶稣的见证”。末期真正的教会,必重视全本圣书,他们的信仰必完全根据于圣书的教训,而不是几条“使徒信经”或“教理问答”之类的小册子。
太平天国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大同的理念并未因此而消化。另一位中国基督徒再次踏上了“大同”的道路。孙中山先生(1860.11.12-1925.3.12)在1894年上书李鸿章被拒绝后,来到檀香山组织了“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确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以及“民族主义、民生主义、民权主义”的“三民主义”。终于在1911年建立了中华民国。不幸的是,中山先生还未及全面实践他的信仰与政治主张,便英年早逝。他所建立的政府仍然没能使中国进入大同。
犹太人虽然得天独厚,获得了那些正确的名词的启示,然而,他们的理解却远远不及中国古人 他们渴望在地上凭人力建立起天国;以为上帝的国是属世的可见的国家。当法利赛人问上帝的国何时能来时,耶稣回答说:
“上帝的国来到不是眼所能见的。人也不得说:‘看哪,在这里!看哪,在那里!’因为上帝的国就在你们心里。”(路17:20-21)
天国始于人心。任何属世的势力也不能推进天国的进程。那无罪的伊甸园,是上帝亲自造做的,而不是假藉任何人力。同样,乐园的恢复与重建,也只能靠上帝之手。天国与属世国度有两处不同:一是国王,二是国民。耶稣就是上帝之国的王,而福音则是预备天国子民的途径。耶稣的王位已在十字架上加冕正式登基。为此,耶稣讲了好几个比喻来预备天国的子民。“上帝的国,我们可用什么比较呢?可用什么比喻表明呢?好像一粒芥菜种,种在地里的时候,虽然比地上的百种都小,但种上以后,就长起来,比各样的菜都大,又长出大枝来,甚至天上的飞鸟可以宿在它的荫下。”(可4:30-32)
世俗世界与天国相离之远,甚至耶稣也很难从中找到合适的对象作比。耶稣只好从自然中寻找比较的对象。这理想的天国世界,就像一颗芥菜种子,不依靠人力而完全靠上天而成长。天父上帝差谴圣子来到人间建立天国,不是靠武力,而是靠慈爱与真理。天国的奠基者乃是“上帝的羔羊”,他对世界说:“我的国不属于这个世界”。(约18:36)他在心中所撒下的天国的种子,正是真理与公义的原则。
当耶稣在世时,他的国度显得是那样的脆弱渺小,名不经传。与世上列国相比,是最小的。但其发展是何等的迅速,其影响是何等的巨大 耶稣第一次讲这个比喻时,当时代表天国的只是几个加利利的目不识丁的农民和渔夫而已。这些人地位之卑下,上流社会的人连看他们一眼都觉不屑。正如保罗所说:“弟兄们哪,可见你们蒙召的,按着肉体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上帝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上帝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气的,在上帝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但你们得在基督耶稣里是本乎上帝,上帝又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如经上所记:‘夸口的,当指着上帝夸口’”(林前1:26-31)
这颗芥菜种子已经长大,并向全世界吐出新枝。世上万国的荣华将在历史的尽头过去,但基督的国必日见昌大强盛。上帝在人心中恩典的工作,起初像芥菜种子一样,极其微小。进入人心中的一句良言,一线光明,所引进的是新生命的开始,谁能量度它的结果呢?
“他又对他们讲个比喻说:‘天国好像面酵,有妇人拿来,藏在三斗面里,直等全团都发起来。’”?(太13:33)
虽然面酵常被用作罪的像徵。但基督在这里用它来代表天国。它所表明的是上帝恩典的激发与同化的能力。没有人堕落到了是上帝的恩典所不能及的地步。然而,人却不可能靠自我意志的能力,改变自己。必有一种他力进入。正如面酵与面揉合之后,从内向外发起一样;人的改变,也只有藉着上帝的恩典进入人心,从内向外使人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就是重生。世间的学识与教养均不能使堕落的小人,一变而成为君子。人间的文化与传统,或者能够带来外在的改变。但这还不够,人的思想、意念、动机--整个人都必须在上帝的恩典下改变成基督的形像。基督接着又讲了一个比喻。
“天国好像卖买人寻找好的珠子,遇见一颗重价的珠子,就去变卖他一切所有的,买了这颗珠子。”(太13:45-46)
基督自已就是这颗重价的珠子。上帝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地住在他里面。从他身上,可以见出上帝的圣德。他的义,像美的珍珠,无瑕无疵。没有人能对这颗珠子,作进一步的加工,使之更美。人内心对真善美的渴望,对今生与来世荣华的憧憬,都能在基督里得到满足与实现。基督乃是上帝所赐下的一颗无与伦比的恩赐。
这颗重价的珠子是给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的,但却又不是人间的财物可以购买得起的。人如何能买下这珠子呢?救恩与基督的义,只能赐给那些愿意完全将自己给基督的人。我们的财富、智慧与聪明,才能与时间都必须用于服务于基督。如此,人才能获得这颗天国的无价之宝。只能完全的顺服,像基督那样“存心顺服,以至于死”,甘心作主的门徒,才能获得基督的恩义。一半属于自己、一半属于基督,就是根本不属于基督。一只脚踏在地上,一只脚想迈进天国,是永远走不进天国的。在天国与世界之间,有深渊限定,不是人所能逾越的。珠子对于海边的人来说,乃是一个熟悉的实物,而对于住在中原大陆的中国人来说,与之相当的熟悉的实物可能是玉。中国人有藏玉、赏玉的传统。宝玉一直是人们所寻找的财宝。心与玉相连,以玉相赠就是以心相许。这个传统由来已久,至今不衰。孔子说明了古人好玉的原因:
原文: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麋??者何也?玉之寡而??之多与?孔子曰:非为??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屈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译文:子贡向孔子请教说:“请问君子贵重玉而轻贱似玉的美石,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玉很少而美石很多吗?扰孔子说:并不是因为美石多所以才轻贱美石、玉少所以才贵重玉的。是因为从前君子把德性和玉相配比的,玉的温润而光泽,就是仁;玉的致密坚实,就是智;玉的郓角方正而不伤人,就是义;玉的沉重欲坠,就是礼。玉的敲击,声音清越悠长,终了戛然而止,就是乐;玉的瑕不掩,瑜不掩瑕,就是忠;玉的色彩四溢,就是信;玉的气质如白虹,就是天;玉的精神体现在山川,就是地;玉制的圭璋用于礼仪,就是德;天下没有不贵重玉的,就是道。《诗经》中说:‘想念那位君子,就是德,他的温柔如玉。’所以君子就很贵重玉。”《礼记·聘义》
以玉之性比属天之德,是何等的贴切啊。古时君子以玉为贵,像表明君子以德为贵的志向。披戴宝玉的习俗后面所含的,是披戴上天的赐福与德性的意思。今天的国人仍认为戴玉可以避邪。
世界的玉有瑕疵,而基督是没有瑕疵的玉石。中国人是否曾将上帝比作玉石呢?请看孔子对《周易》所作的传:
“干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易经·说卦传》
可否将基督比作宝石呢?《圣书》上说“那磐石就是基督。”(林前10:4)天国的根基就建在这磐石上“看啊!我把所拣选、所宝贵的房角石放在锡安;信靠他失必不至于羞愧。所以他在你们信的人就为宝贵。”(彼前2:6-7)
基督就是那保护人的玉石 “所以,你们因信基督耶稣都是上帝的儿子。你们受洗归于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并不分犹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加3:26-28)“耶和华是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上帝,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他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台。”(诗18:3)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章上说:“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褐,是贫贱之人穿的粗糙的衣服,而玉,按照孔子的注解,与干相同,为天为君为父。我们前面分析过,耶稣基督就是中国古人所仰望的那位“道成肉身”,“上帝在肉身中显现”的圣人。因此,披戴基督这贵重之玉石的,岂不最能避邪免灾吗?
“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罗8:1-2)
在十八章,我们谈到过基督曾将上帝的国比作“网撒在海里。”撒网的工作就是向各族各方各国各民传福基督的福音,将好坏一起收入网内(教会)。而审判则是分选的工作。审判之后,再没有恩典的时期了。现在就是决定性的时候,当将救恩的喜讯迎入心中。天国的荣美,超出人的想像,存到永永远远。“上帝为爱他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2:9)
“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他曾照自己的大怜悯,藉着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可以得着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为你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你们这因信蒙上帝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着所预备、到末世要显现的救恩。”(彼前1:3-5)
时候将到,大同世界将永远立定在地上 “但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有父知道。”(可13:32)
没有人知道上帝的审判大日的确切时间。但耶稣基督告诉门徒,警醒祷告,注意时代的各种徵兆。见《马太福音》24章。到现在为止,耶稣所给的所有关于末期的时兆,已全都在应验。时候近了,已经在门口了。
“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对万民作见证,然后末期才来到。”(太24:14)
然而,在大同社会最终建立起来之前,还有一件事必须先完成,即永远地除去罪及罪恶的后果。这被罪污染的地球必须洁净,最后的审判必须执行。如果罪及其恶果不除净,天国就不成其为天国了。
古代中国人相信上帝必对付罪恶,但他们不知道上帝的办法及时间。他们梦想天下太平,天下大同,却一直没有提过地狱。
“地狱”一词是随佛教的传入而进入汉语中的,是对梵文Naraka的意译,即“苦的世界”。佛教宣讲十八层地狱,作恶之人死后要在那里受种种的痛苦。在印度教中,对善恶进行审判,加以赏罚的则是阎罗王(Yamaraja),是大梵天(Krishan)的一个化身。佛教沿用这一说法,以阎罗王为管理地狱的魔王。中国的老百姓,对这个魔王有一种混杂的情绪,一方面以之为公正的审判官,另一方面,又不愿落于其手。这种说法与希腊人相信的“灵魂不死”,极为相似。(参见第十八章)
上帝将如何洁净地上的罪?地上或地底下,是否有一个叫做地狱的地方呢?《圣书》对此有何教训?
中文圣书中的“地狱”与“阴间”两个词,来自于四个原文字,即:希伯来文中“Sheol”希腊文中的“Hades”“Gehenna”以及“TartarooSheol”指死人安息的地方,无论善恶,实际上就是坟墓。Hades也与Sheol同义,指阴间或坟墓。“Gehenna”就是“辛嫩子谷”的意思。辛嫩子谷是靠近耶路撒冷的一个地方。新约中用此字来比喻审判大日的大火。(见《约书亚》15:8)而“Tartaroo”则是指阴间之渊谷。希伯来文中的“Sheol”一词,是指死人所葬的地方,并不分好坏善恶。旧约中也用这个字指弥赛亚在坟墓中的情况,并预言到基督的复活。
“因此,我的心欢喜,我的灵快乐;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因为你必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也不叫你的圣者见朽坏。”(诗16:9-10)
“Gehenna”一字与上面的希伯来字同义。耶稣下面的这句话中,就用到了这个词,“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惟有能把身体与灵魂都灭在地狱里的,正要怕他。”(太10:28)
对那些选择作恶的人,耶稣明白地说明了他们的下舴。
“王又要向那左边的说:‘你们这被咒诅的人,离开我 进入那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 ……这些人要往永刑里去,那些人要往永生里去。’”(太25:41,46)
照耶稣的教导,地狱乃是一个灭绝“身体与灵魂”的地方,而这种灭绝就是所谓的“永刑”。耶稣在这里清楚地说明,“永火”与“永刑”不是为人预备的,而是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
那么,上帝为人所预备的是什么呢?“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 他在基督里曾给我们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就如上帝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又因爱我们,就按着自己的意旨所喜悦的,预定我们藉着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份,使他荣耀的恩典得着称赞;这恩典是在爱子里所赐给我们的。”(弗1:3-6)
上帝为人所预备的是藉着基督而得的天国 在创立世界以前,上帝就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要赐人永生。“因为他预先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效法他儿子的榜样,使他儿子在许多弟兄中作长子。预先定下的人又召他们来;所召来的人,又称他们为义;所称为义的人又叫他们得荣耀。”(罗8:29)上帝对人所怀的永远的旨意,是要人荣耀上帝并得着上帝所赐的荣耀。上帝在基督里所拣选的是整个世界,正如基督的死是为一切生在世的人一样。上帝并没有预定哪一个得救,哪一个人一定灭亡,因为上帝“不愿有一人沉沦。”(彼后3:9)。现今基督教界所流行的种种预定论,是一种典型的宿命论,与《圣书》的教训相背。上帝在基督里所赐的恩虽然是给每一个人的,但人是否能得着这在基督里的福份,完全取决于各人自己的选择。
天国是上帝为人预备的地方。人若是放弃惟有藉着基督才能进入的美好的天国,而随波逐流,沉溺于邪恶之中,他就必被永火所灭。这“永火”就是他的地狱。
可是,这“永火”要烧多久呢?“永刑”又有多长呢?是否一直要无休无止地烧下去,与天国一样长久,存到永永远远呢?若果真如此,天堂与地狱的人便都有永生了。惟一的不同就在于:得救的人是在天堂享受永生,而沉沦的人是在地狱的烈火中熬永生。然而圣书的教导明说:“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爱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人有了上帝的儿子就有生命,没有上帝的儿子就没有生命。”(约一5:12)那在地狱中的恶人,是没有上帝的儿子在他们里面的,他们将从哪里得到生命,来承受那永远不息的烈火呢?
《圣书》中有一段经文说到将来一切都要在基督里,同归于一,“叫我们知道他旨意的奥秘,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满足的时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同归于一。”(弗1:10)若是依着一些人的理解,圣书中所说的地狱,也像佛教或希腊人的迷信一样,那么“在日期满足的时候”,这个永远长存的地狱将存在哪里呢:在天上,还是在地上?或既不在天上,也不在地上?上帝所创造的是“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出20:11)上帝没有创造一个叫做地狱的地方。答案便是:这个地方不存在
人们所以对此产生误解,原因有三:第一是以为“灵魂不死”;第二是基于头一种错误观念之上而对“永火”或“永刑”?的误解。第三是不求甚解、不穷究那叫人活之精意的学习态度。如耶稣所说的“在那里,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可9:48)许多人便以此为永不息灭之火的根据。可是,查阅原文可知,这里说的“不灭”,乃是指“不可扑灭”、或“不能扑灭”之意。其希腊原文为“sbennumi”,英文钦定本的翻译为:(And the dragon was wroth with the woman, and went to make war with the remnant of her seed, which keep the commandments of God, and have the testimony of Jesus Christ.? Rev. 12:17;KJV) 可见,对待真理的态度,来不得半点马虎。人若“不领受爱真理的心,使他们得救。故此,上帝就给他们一个生发错误的心,叫他们信从虚谎,使一切不信真理,倒喜爱不义的人,都被定罪。”(帖后2:10)因此,所谓“永火”或“永刑”,并不是指永远不灭之火和永无休止的刑罚。而是指火刑的结果是永久的,受刑的恶人将永远不复存在,他们永远不得再复活。而当刑法执行完毕之后,火势就会息灭了。上帝就要从这炼尽了的地上,重造新的永恒的大地,供得赎之民居住。
古时,所多玛、蛾摩拉和周围的城邑的人,也照他们一味地行淫,随从逆性的情俗,就受了永火的刑罚,作为鉴戒。(犹7)这里提到烧这两个罪恶之城的火为“永火”,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城的遗址至今犹存,可是昔日的“永火”早已无影无踪了。这里所说的“永火”,乃是指其功效而言。上帝对这两个罪恶之城的毁灭是永恒的。同样,对于末日的“永火”、“永刑”,也应作这样的理解。
“那日临近,势如烧着的火炉。凡狂傲的和行恶的必如碎掾,在那日必被烧尽,根本枝条一无存留。”(玛4:1)
上帝是公正的,上帝的量刑是有分寸的。各人受刑的时间长短是根据其罪恶的轻重而定的。耶稣向门徒说明了这一原则。“仆人知道主人的意思,却不预备,又不顺他的意思行,那仆人必多受责打;惟有那不知道的,做了当受责打的事,必少受责打;因为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12:47-48)每个人在世上所领受的真光的多少不一,上帝向各人所追讨的多寡也不同。即使是最恶的恶人,洪水之后,其寿命也不过是几十年的光景而已。若是他们与恶天使与撒但在火湖中烧同样长的时间,那是不合情理的。正如《玛拉基书》所说,其燃烧的时间正如树之“根本枝条”一样。撒但,这个罪恶的魁首,正如同树之根本,他在火湖中被烧的时间也最长。然而,即使是撒但,最后也要成为灰烬,归于无有。
“你因罪孽众多,贸易不公,就亵渎你那里的圣所。故此,我使火从你中间发出,烧灭你,使你在所有观看的人眼前成为地上的炉灰。各国民中,凡认识你的,都必为你惊奇,你令人惊恐,不再存留于世,直到永远。”(结28:18-19)
“上帝不是死人的上帝,乃是活人的上帝。”(太22:32)。上帝虽然是公义的上帝,但他不喜悦看见他手所造之物受痛苦,并不亚于地上的大义灭亲父母,不愿看到自己行恶的子女受刑罚被处决,但又不得不处决他们一样。
“主耶和华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我断不喜悦恶人死亡,惟喜悦恶人转离所行的恶道而活。以色列家啊,你们转回,转回吧 离开恶道,何必死亡呢?”(结33:11)
撒但及其恶使者,一切的不听从真理,反行不义的罪人,都将永远地在“永火”中灭亡,“不再存留于世”。“灾难不再起。”(鸿1:9)天地得到洁净,基督与撒但,善与恶,真理与谎言之间的大斗争,从此永远的结束了。上帝将重造新天新地。蒙爱的门徒约翰这样写道:
“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海也不再有了。我又看见圣城耶路撒冷由上帝那里从天而降,预备好了,就如新妇妆饰整齐,等候丈夫。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看哪 上帝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上帝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上帝。上帝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21:1-4)
我们这个小小的地球,上帝荣耀的创造中惟一的一个被罪所污秽的污点,将被赎回,恢复到原本的荣耀,并且被高举,高过诸世界。上帝的儿子降生为圣人,在这里为着失丧的人类而生活、受难、受死。这里将成为宇宙的中心!“看哪!上帝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上帝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上帝。”(启21:3)慈爱的上帝将永远与世人同住 “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21:4)大同世界将最终成为永远的现实。
今天的世界虽然充满了仇恨、罪恶、堕落、战争与种种不能解决的问题。但“有永远的福音传给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国、各方、各民”,“万物的结局近了”(启14:6;彼前4:7)罪及其后果将永远的成为历史。耶稣应许说:“看哪,我必快来 赏罚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启22:12)中国古代的先圣们预言了基督以圣人、大道、君王的样式第一次降临人间。但耶稣亲自应许了他的第二次降临:
“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上帝(天),也当信我。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哪里。”(约14:1-3)
中国啊!“当预备迎见你的上帝!”(摩4:12)
--------------------------------------------------------------------------------
注释:
注一:Lin-Le,“TheTi-PingRevolution”,(伦敦,夫子出版社,1866年版)第319面。
注二:钦定英文《圣书》将此翻译为:“And he said unto me, See thou do it not:I am thy fellowservant, and of thy brthren that have the testimony of Jesus:worship God:for the testimony of Jesus is the spirit of prophecy.”(Rev.19:10)
注三:这两条的英译文为: #66…In this matter, my predecessor Pope LeoXIII in his Encyclical Rerum Novarum spoke of Sunday rest as a worker right which the State must guarantee. #67…Therefore, also in the particular circumstances of our own time, Christians will naturally strive to ensure that civil legislation respects their duty to keep Sunday holy.
作者简介:王敬之先生曾因八九民运而流浪于海外,二十年来,进入了传统的儒家、佛家、道家思想的求索;却一度成为一名印度奉爱瑜伽(Hare Krishna Movement)修行者,设庙译经近五年。而最终对基督教的研究,却重新激发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赞赏。
作者其它著作:
《圣书研究入门》
《圣书与中国古代经典》
《圣书与中国古代经典——国学与神学对话录》2004年4月第1版,
现在出售。18元/ 本。 100本以上14元/本。
售书负责人:郭丽争
联系电话:0730-3868654
0730-3868668
地址:湖南省临湘市黄盖湖镇文卫路1号
本文由【现代真理网站】首发,转载须告知。
本文链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