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圣经 > 分卷研经 > 但以理书研究教程 >
  • 文章列表: 作者自序 | 第一章 预言及其解释 | 一、预言 | 二、预言的分类 | 三、预言的研究 | 四、研究预言的态度 | 五、研究者的身份 | 六、研究预言的原则 | 七、预言的两大主题-基督第一次降世和基督第二次降临。 | 八、解释预言的流派 | 九、为何要研究但以理书 | 第一章作业问题 | 第一部分 绪论 第一章 注释 | 第二章 研究但以理的基本问题 | 一、作者与成书年代 | 二、中东地理文化 | 第二章作业问题 | 第一部分 绪论 第二章 注释 | 第三章《但以理书》结构与日期 | 一、但以理的双重交叉结构 | 二、但以理书中的时间日期 | 第三章作业问题 | 第一部分 绪论 第三章 注释 | 第一章 风云突变 | 一、本章的结构 | 一)但以理流亡生涯的开始(1:1) |
  • 六、研究预言的原则

    我们从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以得知,解释的重要性。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立场与观点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造成。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就比较形象生动地描写了这种情形。一套观点,甚至一整套神学,都是与一定的解释原则相关联的。有人这样说:“每一种神学或立或破,就是其释经学立或破;每一种释经学或立或破,也就是每一种神学的立或破。”
    一)当以基督为原则
    既然大部分预言是关于基督的,而基督又是一切预言的奥秘和钥匙。因此,基督就是解开预言的最大的原则。
    事实上,基督也是整本圣书的中心(参约5:39)。所以,这个原则是必须首先肯定的。
    二)圣书是其自身的解释者
    圣书是它本身最好的解释者,也是圣书唯一的解释者。圣灵的光照,仍是以经解经,并不脱离圣书。历史只是圣书的应验者,但不是解释者。说圣书是自已的解释者,还包括圣书是圣书的字典。对一般的字义解释,适以圣书上的用法为主,在圣书中寻求解释。
    三)圣书的预言是逐步应验的,因为真理是渐进性的。
    正如箴言4:18所说:“义人的路好象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
    四)要怀着开放的心态
    如上所述,圣书的预言是逐步应验的,真理也是渐进性的,所以我们在研究圣书预言的时候,要以谦卑开放的心来接受预言的光照,而不要固执己见、固守成见。当有真光照耀的时候,我们应当学会放弃自己的主张或见解。哪怕它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些概念,也要毫不犹豫地予以放弃。
    有些预言是会双重应验的。它可能在过去的某个时代已经获得应验,但也有可能在末世会继续得到应验。遇到这样的情形,就当敞开心扉,加以接受。既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又要对一些已有的东西,重新学习,不断进步。
    五)要慎用《圣书注释》
    有些人在研究圣书预言时,往往第一步就是找一本《圣书》注释,看看这本书上是怎么说的。但我们却要特别地谨慎,因注释毕竟是注释,它不是上帝的作品!我们并不否认,有些注释本,对我们的研究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可把圣书注释,当成不可更改的权威,因为人毕竟是有局限性的,即使是最好的注释,也还是受到时代与注释者自身的限制。所以,最安全、最稳妥的办法是,我们应当拿《圣书》上的话、上帝的律法、众先知的见证来检验这些注释,看它说的是否和《圣书》本身相符合。
    六)圣书诠释的“十诫”
    戴维理查德德博士这样总结了解释圣书的“十大基本原则”可资参考。
    四项基本原则:
    1. 惟独圣书(圣书是首要的,也是够用的)。
    2. 全部的圣书。马丁路德以及后世一些解经家,未能运用这一原则,结果导致拒绝或贬低圣书中的某些书卷。
    3. 圣书是和谐的。这里包括三点:圣书为自己的解释者;圣书前后一致;圣书是清晰可明的。
    4. 属灵的分辩力。
    六项具体细则:
    5. 文本与翻译。任何翻译都应尽可能的忠实于本来的文本,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
    6. 历史背景。
    7. 上下文与分析。
    8. 语法/句法/语义分析。
    9. 神学背景/分析。
    10. 实际运用。
    本教程尽量自觉地运用上述解经原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