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圣经导读 > 寻找中华民族的根源 >
  • 文章列表: 1寻找中华民族的根源 | 2先祖敬拜的皇天上帝 | 3敬天传统 | 4中国人所景仰的圣人 | 5玄妙无穷的浩浩天道 | 6祭拜传统 | 7圣经的成书与流传 | 8中国文字见证下的圣经古史 | 9圣经中所启示的上帝 | 10上帝的律法 | 11人生真相 | 12圣经的基本主题 | 13罪恶与苦难的缘起 | 14天地万物的由来 | 15隐藏不言的奥秘 | 16奇妙恩典初显现 | 17在肉身中显现 | 18三度降临天下平 | 19改变命运的重要决定 | 20新生命的秘诀 | 21衣食住行 | 22修身养性 | 23生命之律 | 24生命之约 | 25永恒的家园 | 26谁可以回天家 | 27家庭记念日 | 28回归天家 | 29天人合一终团圆 | 30如何研读圣经 |
  • 第六课 大道隐没后出现的祭拜传统

     

      华夏民族的历史,虽出现过尧舜、成汤、文王等敬天贤明的君王,使明明的大道,在他们治国期间盛行中华,但背道的恶行仍时有发生,成为改朝换代的导火线,也使得大道日趋模糊。以致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前551年-前479年),以“大道之行”与“大道既隐”来区分三代英王以及他们之后的时代。随着大道的日隐,背道的信仰与行为也随着增加。面对春秋时期动荡的社会,混杂的信仰,孔子曾发出痛心的感慨:“天下之无道也久矣!”(《论语·八佾第三 》)。他穷其一生,尽力搜集并极力保存古代的礼制,然而,由于年代久远,许多重要的敬天传统已踪迹难寻,不复存在了。从孔子收集整理的《五经》中,也能看出一斑。事实上,从周朝,甚至远自商朝就出现的背道信仰与行为,影响了以后的每一个时代,使得华夏民族在信仰上呈现混杂的现象,直至今日。

    1. 孔子说的“大道之行”的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礼记·礼运》

    2. 与之相反的时代又是怎样的光景?

      原文: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译文:如今大道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财产。人们各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财物和劳力,都为私人拥有。诸侯天子们的权力变成了世袭的,并成为名正言顺的礼制,修建城郭沟池作为坚固的防守。制定礼仪作为纲纪,用来确定君臣关系,使父子关系淳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使各种制度得以确立,划分田地和住宅,尊重有勇有智的人,为自己建功立业。所以阴谋诡计因此兴起,战争也由此产生了。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旦,由此成为三代中的杰出人物。这六位君子,没有哪个不谨慎奉行礼制。他们彰昌礼制的内涵,用它们来考察人们的信用,揭露过错,树立讲求礼让的典范,为百姓昭示礼法的仪轨。如果有越轨的反常行为。有权势者也要斥退,百姓也会把它看成祸害。这种社会就叫做小康。”《礼记·礼运》

    3. 按照孔子的说法,“大道之行”与“大道既隐”分别在什么时候?

      如果以孔子的话来判断,“大道之行”应当是在尧舜的时代,而大道既隐,则是他们之后的时候。在大道既隐的时代,孔子提到了“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六君子,并把他们所治理下的社会称为“小康”。由此可知,那昭明的属天大道,在禹的时代既已隐没。

      换句话说,从中国第一朝夏朝开始,华夏民族就生活在“大道既隐”的背景之下。这样才有禹汤文武成王周公这样的君子,得以在大道既隐的黑暗中,发出闪烁的星光!

    4. 上天如何带领远古的华夏民族?

      《书经》中有一段话,“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尚书·周书·泰誓》)。表明了上古之人了解上天是如何带领华夏民族的。上天要兴起君王与师长来治理、教导他的百姓。

      有一段话表明孔子了解上天的方法,也很清楚自己的使命。他说:“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八佾第三》)。他对跟随他的学生说,天下无道的日子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他为警醒世人的木舌金铃。

    5. 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一个什么现象也可以认为是大道既隐的一种反映?

      “百家争鸣”。从积极正面的方向来说,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各个思想流派互相论战,争芳斗艳的繁荣景象。《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农、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但另一方面,从百家所倡导的思想与主张来看,又呈现出内在的混乱与矛盾。反映了曾经灵明的大道已隐没,才有了各派思想家在宇宙天地与人生的一些基本与关键的问题,按着自己的思考与逻辑,各抒己见,自成一派。

    6. 百家争鸣对后世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比较重要的有哪几家?

      在当时代,影响较大的是儒家与墨家。战国后期,墨家的影响式微。秦借用法家治国,灭掉六国,统一中国。汉之后,继续发挥着较大影响的,当首推儒与道二家。百家争鸣所产生的思想与著作,极大的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变化与发展, 对后世中国人的心理、观念、习惯、行为方式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诸子百家的著作,如《道德经》、《论语》、《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等,与孔子所编撰的《五经》一样,滋养着后世的中国人,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文化的走向。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传统文化,基本是指百家争鸣中的儒道与后来从印度传来的佛三教合流的产物。这种在大道既隐、礼崩乐坏的背景之下所形成的文化与传统,与孔子所称道的尧舜及“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六君子所秉承的更为古老的敬天与圣人崇拜的传统,虽有一定的联系与传承性,但又表现出了较大的不同,特别是在对待上天、贤王明君以及列祖列宗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些改变直接影响了当今海内外华人在这三方面的观念、态度与崇拜取向。

    7. 导致对上天、明君与祖宗观念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简单地说,是从殷商以来出现的鬼神观念及鬼神崇拜,导致了殷商以降的中国人在对待天、圣王与祖宗三个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殷商的鬼神的崇拜,是道教成为多神教,做斋打醮的渊源。从殷商发展起来的鬼神崇拜与信仰的观念,也为日后与佛教的融合,奠定了基础。供奉等级分明的多神的道教,也为日后中国佛教中供奉多尊佛像,多位菩萨,罗汉等,提供了可滋生长的土壤。

      到了周代,鬼神崇拜进一步发展,所崇拜的鬼神己形成天神、人鬼、地祇三个系统。并把崇拜祖宗神灵与祭祀天地并列,称为敬天尊祖。盖所谓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而鬼神崇拜的核心基础,就是相信人死后,其灵魂不朽。既相信人的灵魂不朽,在人死后,灵魂就可能升迁变化,或飞升瑶池,化身诸般神仙;或阴魂不散,荫庇后人;或轮回转世,或往生净土。简而言之,死亡的世界就因着灵魂不朽的观念而变得生动起来。生的世界与死的世界,也因着鬼神的观念而有了割不断的联系。

      值得注意的是,若从尧舜算起,到殷商的鬼神观念的出现,其间经过了好几百年的时间。换句话说,殷商之前的数百年,只有对天的敬拜,而没有对鬼神的崇拜。

    8. 有什么例证可以说明鬼神崇拜的观念影响到了人们对天的观念吗?

      首先,是道教奉老子为“太上老君”,位列道教最高神明三清尊神之第三位。又称“道德天尊”、“混元老君”、“降生天尊”、“太清大帝”等。三清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其次,道教尊尧、舜、禹三位远古贤王为三位“天官大帝”,分别主管“天、地、水”三界,其地位仅次于“玉皇大帝”。

      在这样的崇拜系统下,华夏民族原本淳朴的对天的崇拜,就变得模糊而疏远了。人们在感情上,对未见过的上帝越来越远,而对由真实的人变化而成的神仙,倒觉得更为亲近。

    9. 有什么证据表明鬼神的崇拜并不存于三代贤王的信仰体系之中?

      首先,我们缺乏正面的证据,证明三代贤王祭拜鬼神。其次,我们大概可以从孔子的信仰体系来作判断。“子不语怪、力、乱、神。”对鬼神的问题,持非常谨慎的态度,不轻易表态。孔子重视现实的生活过于死后的世界。正如他所说的,“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重要的是生者,而不是亡者。

      如前所述,殷商之时,鬼神崇拜已开始流行。与此相应的便是祭祀祖先亡灵的仪式。这种祭祀的活动到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就更为流行了。有人便以此来问孔子,孔子表示自己不了解。

      原文:“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论语·八佾第三》)

      大意:有人问天子举行祭祖仪式的意义。孔子说:“不知道,知道的人治理天下,如同摆在这里吧!”指指手掌。

    10. 那么,孔子是如何对待祭祖仪式的呢?

      如果说孔子对祭祖只是表示不了解的话,他对鬼神是否存在,就表现出了极大的怀疑态度。

      原文:“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大意:在祭祖先时,仿佛真有祖先们在受祭。祭神时,就好像真有神在面前一般。孔子说:“我若不亲身临祭,便只如不祭。”《论语·八佾第三》

      《论语》中的记载,让我们看到孔子的态度。一方面,孔子对祖先表示了极大的尊重;但另一方面,他对亡灵是否存在,持怀疑态度。中国权威性辞典《辞海》,在孔子条款下说孔子:“在世界观上,相信有人格意义的‘天’,……重视祭祀,但又怀疑鬼神的存在:‘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换句话来说,孔子是信上帝的,虽然重视祭祀,却不相信有鬼神之类的存在。要祭神就是权且把它当作有那回事罢了,并不是真心的相信真正有鬼神。在这个问题上,孔子持怀疑态度,但也不敢肯定,他是 “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第六》)。

      台湾哲学家韦政通先生,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中国哲学家很少讨论不朽问题,灵魂不朽的信仰更是少见。这现象主要是受孔子思想的影响,孔子教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他要人注意的是我们在人间的努力,死后的问题可不必在意,因为死后究竟如何,也是要由生前的努力来决定的。这种思想对灵魂不朽的信仰,起了防堵的作用。

    11. 墨家在鬼神的问题上,持什么态度?

      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在这个问题上,有其独特的立场。首先,墨子不向孔子那样,试图回避鬼神的问题。墨子专门写了《明鬼》来集中讨论鬼神的问题。其次,墨子相信鬼神的存在,认为鬼神有无所不知的超能,能够彻底实行赏善罚暴的作用。墨子认为相信鬼神的赏罚作用,可以鼓励人善善恶恶。因此,墨子是极力主张祭祀鬼神的,并通过祭祀鬼神来向其祈福。“以祭祀上帝鬼神,而求祈福于天”(《墨子·天志》)。对人们提出的质疑,墨子回答说,就算鬼神不在,只不过是浪费一点资财而已,而如果鬼神存在,那么祭祀鬼神就可以达到聚众联欢,使乡里人团结亲密的效果。

      我们需要指出的是,墨子对鬼神的讨论,有很多是以批驳儒家的观点来展开的。儒家一方面像孔子那样对鬼神持怀疑态度,敬而远之;可另一方面,却又鼓励人们认真地去学习并参加祭祖仪式。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令墨子不能接受。墨子说:“持不存在鬼神的观点却又去学习祭祀之礼,这就像没有客人却去学习接待宾客的礼节。就像没有鱼却去结鱼网。”

      可见,在真理的问题,模棱两可,甚至出现态度与行动上的矛盾,对坚持真理,弘扬真理,帮助有限。

    12. 鬼神崇拜的观念与现今流行的拜祖有何关联?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饮水思源,喝水不忘挖井人, 敬重祖先,这是人的基本本分。孝敬父母,敬重祖先,自古就是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名位二十四孝榜首的舜,就是以孝德典范于世。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远古的先祖既崇敬皇天,也孝敬先祖。然而,在敬祖与祭祖之间,仍然是有区别的。慎终追远,追忆前贤,缅怀先祖,这是人之常情与本分。而从敬祖到祭祖,到拜祖,这中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子孙常感自己德行恶劣,不及祖先德馨性善,不配直面上天,便自然而然地念及先祖,以先祖为自己与上天之中保,敬意之心油然升起。在后起的鬼神崇拜之下,这种对先祖的敬意,便从求先祖代向上天祈求,而渐渐转化成直接对先祖祈求,甚或只拜祖宗,不拜祖宗的上帝。

      可见,华人社会所盛行的祭祖拜祖,实际上也是建立在鬼神崇拜与灵魂不朽的观念之上的。

    13. 鬼神崇拜与崇拜行业神有何关联?

      与祖先崇拜相类似,基于灵魂不朽之信念的鬼神崇拜,也是崇拜各种行业神的根源。祈福避祸之心,人皆有之。既相信鬼神的存在,千百年来,中国历世代的统治者与民间的各行各业,便开始了从未间断的封神活动。把死去的贤王明君、各路英雄、各行各业的祖师爷,纷纷抬上神坛,进而成为人们膜拜的神明。更为蹊跷的是,这些神坛上的神明,还会时不时的显灵,应合着人们虔诚的信仰,更令人坚信不疑。于是,中国神谱的名册变得越来越长。唯一的问题是,人们凭着自己的经验,无法确切地知道,在那些显圣显灵的表像背后,是什么样的真相。海内外的华人,也就纷纷抱着心诚则灵的心怀,在这众多的民族神灵与祖先的灵之间焚香叩首,求运祈福。而对华夏先祖所崇拜的创造天地、救助世人的天道,则有渐行渐远之势;或者,根本看不出在敬天、祭祖与拜神之间、有什么冲突的地方。

    14. 华人对祖先与神明的崇拜,是否与民族心理与思维方式有一定的关系?

      我们的文字常常代表着某种极为抽象的观念与原则,但每一个文字本身,都是一个具体的形象与符号。汉字的这种特点,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华夏民族的意象思维方式。我们习惯于用一些具体的形象来表现某些抽象的观念或原则。这一点,在许多的行业神明的崇拜上,或许有一定的关联。

      关公,关圣帝,或许是最受海外华人崇拜的神明。众所周知,关云长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历史人物。然而,千百年来,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封谥,和戏曲、文学的演义描述,一个“对国以忠、待人以仁、处事以智、交友以义、作战以勇”,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完美的关公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他由“万世人杰”上升到“神中之神”,成为战神,财神,文神,农神,是全方位的万能之神,为历代统治者和百姓万民,华夏神州与东瀛海外,中外同奉,上下共仰。

      而事实上,许多人崇拜关公,是因为崇尚关公所代表的“忠、义、信、智、仁、勇”的原则与人生价值观,在相当程度上代表着大气浩然的中华民族精神。习惯于意象思维的华人,在心理上,也就比较容易接受代表着这些原则的形象了。即便虽然他们知道关公是个历史人物,他的形象变得高大,超乎常人,进入神界,是被拔高,但那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作为对一种价值观的把握,这种心理也未尝不可。但对真善美的追求,却会要求一切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因为一旦失去了真,善美就失去了存在基础。

      对中华文化的简略回顾,让我们惊喜地看到我们的祖先有着优秀的传统,对宇宙人生有着深刻的认识。然而,在时间的流逝中,浩浩天道逐渐变得模糊,而代之以诸多的民间习俗。时至今日,更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令有心人心忧。然而,智慧慈仁的上天,并非没有应对的计划。我们将在下一篇,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全新的视野,去寻找上天为世人所保存的完好的天道。

    静思人生

    1. 您心中理想的人类社会是什么样的?是否为大道之行的时代,拟或是其他的时代?
    2. 您是否思考过鬼神崇拜的现象,通过本课的学习,您是否有一些新的认识与看法?
    3. 一些美好的价值与原则,是否一定得通过神像的方式来体现?人对那些神像的崇拜是否一定就表现对那些价值与原则的追求?

    0